創新是國企的責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4日 10:43 國資委網站 |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走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并確立了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創建創新型國家”也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議題之一。那么,在經濟中占有較大份額的國企應在創新中發揮什么作用?如何提高國企的創新能力?昨天,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剛一閉幕,記者就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市國資委黨委書記張鳳朝。
張鳳朝說,溫總理的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綱要都提出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而國企在我們國家經濟中處于重要地位,應該在技術創新中發揮骨干、導向、示范的作用。現在咱們的企業,特別是國企,普遍存在規模較大,產能較高,但效益較低的現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產品比較少。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適度發展現代制造業,發展高端高效產業。這就意味著低水平的生產加工制造在北京是沒有出路的,企業要持續發展只有創新。另外,北京是國家的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歷史文化名城,要建設成宜居城市,要求北京的企業在發展中要安全、優質、高效、節約、低耗、環保,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出路都在于技術創新。 張鳳朝認為,北京國企在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上都具有優勢。北京的最大資源是科技和人才,有眾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技術管理精英,為原始創新提供了深厚的基礎;國企集中了相對多的經濟資源、技術資源、人力資源,具有集成創新的優勢。另外,很多合資企業不僅和國際資本嫁接,機制與機制嫁接,也引進了大量的設備,比如電子業、汽車業、機器制造業、建材業,都有引進消化再創新的資源優勢。國企應該堅定決心,在技術創新上找出路,在體制改革、機制創新中推進技術創新,用技術創新來提高核心競爭力,保證經濟的發展和職工的切身利益。 作為北京的企業,特別是北京國企的領導者,要把國企在創新中發揮主導作用當作責任,首先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不創新就沒出路,不創新就要消亡。“國有企業要創新,必須有創新的動力,而創新的原動力是人。”張鳳朝說:“現在國企創新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就是如何培育創新人才、吸引創新人才、留住創新人才,讓創新人才發揮活力。這就要求國企的負責人要有創新意識和人才意識,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把企業創新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 另一個創新的關鍵是要建立鼓勵創新的體制和機制,來激發創新的活力。比如說國資委作為出資人,對國企考核評價時應該把創新和創新的投入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核標準。在企業內部分配上,要有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僅是按照行政層級,考慮到經營管理者,而且必須考慮技術人才,這不僅是說我們純粹的研究技術人才,還要注意應用型、操作型的技術人才,包括普通職工中的技術能手,形成大人才觀念和格局。只要他有技術貢獻,技術創造,就應該給他們以應有的社會地位和保障。這樣,用有效的激勵和分配機制來鼓勵他們創造,最終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尊重貢獻的氣氛和機制。 “為了使國企在建設創新型企業和建設創新型國家進程中起到骨干導向作用,市國資委制定了國有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國企改革發展綱要,形成“四 三 三”發展格局,把國有資產向優勢行業、優良企業、優秀的經營管理者集中,在適合發揮國有資本的領域做強、做大。”張鳳朝介紹說,目前,市國資委正在作調研,研究如何在技術創新中發揮國企和國企職工的作用,在體制上,如何將產、學、研相結合,在分配和激勵機制上,如何推動企業經營者和企業員工去創新。在這些方面,國企中已經有好的范例,比如一輕控股科研所,在轉制中主攻電腦繡花機的電控部分,然后經過幾位科研人員十多年的努力,使它在國際市場上占有50%到60%的份額,而且同類產品的性能質量已經超過了在該領域擁有霸主地位的日本。而他們成功的關鍵就是良好的機制,實行了股份制改造,給科技工作者一定的股份,調動起科技人員創造的積極性。像這樣的事情,我們通過調查研究,不僅是總結經驗,而且要形成政策,然后通過政策和制度,再形成機制,從而全面推動國企創新。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