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部委專題--國資委專題 > 正文
 

李曉西:關于市場化改革重大理論問題的探討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4日 10:43 國資委網站

  以市場化為主線的中國經濟改革取得了偉大進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基本形成。我們曾在《2003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和《2005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等系列報告中,以近百萬字的篇幅,全面詳實地闡述了中國市場經濟推進的新成果,并得出中國已是一個“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的結論,為對外爭取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做出了努力。但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改革還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需要解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理論,在實踐中正確推進改革,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課題。

  市場化改革與政府的責任

  市場在經濟資源配置中越來越發揮基礎性作用的時候,政府應做什么?自1993年我國確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目標后,歷次黨代會和人代會都非常重視政府職能定位問題,本屆政府第一次工作會議也明確地提出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但在實踐中,這個問題仍然是在摸索中。

  以衛生、教育領域改革為例。對衛生和教育中的部分資源市場化配置,有人提出現在老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等問題主要來自于市場化改革,認為不如回到政府統管衛生的體制中去。這種想法,我們非常理解,但不得不指出,這高估了財政的承受力,也忽略了衛生產品中公共品與私人用品的分類。衛生監督執法、重大疾病的控制與預防、健康教育等是公共品;計劃免疫、傳染病預防、地方病防治與管理、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從業人員健康教育等,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而非傳染性的各類個體性疾病,以及高層次的個人消費服務,應由個人承擔費用,是私人消費品。因此,一方面,政府有責任為社會提供最基本的衛生和醫療服務,衛生機構有責任為重大社會性疾病的預防提供免費的服務。另一方面,醫院、衛生院要有盈利目標,要有成本核算,要考慮市場需求,要根據醫院與政府資源的關系和所提供產品的性質,來界定這些領域中的市場化比重。實踐證明,行政包干成分太大,會影響衛生機構自我積累能力和發展后勁。但只按盈利目標來發展衛生,就會使衛生的公共類產品消失。因此,衛生資源的市場配置與衛生產品的政府責任,是需要分工結合的。把握這兩方面結合的度,是一種水平,一種領導藝術,也關系到改革的成敗。

  同樣,推進教育改革,也需要正確定位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教育是一項需要超前的事業,從事教育是一種高尚的、培養人的工作,我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人,教育具有公益性,這是多年來達成的共識。但在計劃體制下,我們把教育事業變成了由國家大包大攬的行政化事業。其后果,一方面,在用心上、口號上極其高尚;另一方面,教育行業資源政府統一配置效率低下且大量流失,教育經費嚴重不足,教育水平不適應經濟發展和國際化的要求,教育規模和質量也滿足不了民眾培養子女的需求。因此,借助社會力量擴大教育資源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比如,辦學體制和后勤服務的社會化,校辦工業和出版業的產業化,房地產管理的市場化,培養學生的方向與規模與市場需求掛鉤,學生資助來源的多元化等,均是有必要的,也取得了巨大進展。因此,問題不是出在教育改革上,而是出在一些地方教育全盤產業化、唯利是圖的亂收費和不公平上;出在本是公共品的市場化,本是市場化的產品要行政干預甚至設租尋租。現在要做的事,是如何把政府對教育的責任與市場對教育資源的導向很好地結合起來。

  在企業改革等其它領域也存在類似的矛盾需要很好地解決。在經濟資源合理配置中,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非常重要。

  市場化改革與社會主義制度

  社會主義重視公平,市場經濟強調效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就是力求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打破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平均分配的格局,實行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戰略和政策,通過調整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分配關系,鼓勵一部分人通過合法手段先富起來,刺激了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國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出現的貧富差距問題越來越引起廣泛關注。這給我們提出一個嚴肅的問題:如何對待效率和公平問題?

  盡管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大國,但我國的人均收入水平還非常低,距離經濟現代化還很遠,發展仍然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主題。面對日益復雜激烈的大國角力,只有保持較高的經濟發展速度,才能在國際競爭中擁有更多的生存空間和發言權、主動權,也才能解決發展中的諸如收入差距等矛盾和問題。按照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生產決定分配,只有先做大蛋糕,分配的公平化才能逐漸得到解決。因此,今后一段時間在生產領域、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階段,仍需堅持多勞多得,提倡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就是要承認“追求效率”。

  肯定“追求效率”并不是否定社會公平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沒有公平分配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甚至會引發社會動蕩。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收入分配差距明顯擴大,許多學者認為已經達到國際公認的警戒線。為了妥善處理好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在新的條件下,有必要考慮在追求效率的同時更加重視公平的分配戰略。

  “追求效率,重視公平”是在充分考慮收入分配差距的前提下,主張國家大力發展經濟,經濟主體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又要以社會和諧為目標,努力構建公共服務型和社會管理型政府,對過高的社會分配差距進行調節,保證社會的公平與穩定。我們認為,這種提法能充分體現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十一五”規劃提出的“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加大調節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的精神,體現鄧小平同志“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到“走向共同富裕”的科學論斷。當然我們還要看到,收入分配出現較大差距,原因非常復雜,要從體制和機制改革出發,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利用生產要素的環境,實現收入分配的起點公平和機會均等,實現以人為本、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更好地構建和諧社會。

  市場化改革與法制建設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隨著與國際范圍內市場經濟體系聯系的增強,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并且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經濟貿易法律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國政府各個部門清理了各種法規和部門規章2300多件,廢止、停止執行或修改了20萬件以上地方性法規。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從憲法的高度對公民私有財產的保護進行了規定;通過制定《政府采購法》和《行政許可法》,行政法制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多部涉及外貿的法律法規,在規范化和透明度上前進了一大步;對《中外合資企業法》、《中外合作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以及《指導外商投資方向規定》等規章的修訂,加大了開放程度;《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和三部知識產權司法解釋,增強了知識產權法律的可操作性;制定和修訂了《商業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標志著金融法制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最低工資規定》和《集體合同規定》兩部規章的頒布,進一步使保護勞動者利益有法可依。

  進一步完善法規體系,構建市場經濟的誠信基礎,在當前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比如,規范以所有權為基礎、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在內的《物權法》和解決國有企業出資人缺位問題的《國有資產管理法》正在起草中,修改《企業破產法》和制定《金融機構破產法》等,也相當重要。下一步,為解決好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問題,制定《就業促進法》、《社會保險法》、《勞動合同法》,均將有助于進一步保護民眾的合法權益。

  依法執政,嚴肅執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雖然在執法方面,當前加大了法律法規的

執行力度,加強了對法律法規的解釋工作,正在推進行政執法體制和司法體制改革,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但還存在大量問題。例如,當前勞資沖突包括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如何解決?對一個成熟的社會來講,我們不是要鼓動農民工在法律之外舉行斗爭,而是應該在法律框架內保護工農利益,或促成勞資和諧,或取締不法資本,最終使得勞動者得到他們應得的部分,同時也要讓資本所有者有信心、有動力繼續投資擴大生產。

  我們相信,只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確方向,堅信黨和政府領導改革的決心和能力,尊重人民對利益的保護和對公平性的呼喚,我國這場史無前例的改革就一定會取得最后的成功。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所 李曉西(摘自:光明日報)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