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上海區縣國資改革仍保持了加速的狀態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3日 13:47 上海國資

  上海區縣國資改革探訪

  上海區縣國資改革仍保持了加速的狀態

  《上海國資》記者 施征

  2005年,盧灣區所轄企業“紅星眼鏡”與世界著名眼鏡零售企業荷蘭HAL公司成功聯姻。HAL出資21414萬人民幣收購“紅星眼鏡”78%的股權,成為“紅星眼鏡”的戰略合作者。

  而“新宇亨得利”的上市,則體現了盧灣國資的帶動力、影響力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新思路。“新宇鐘表”是注冊在盧灣區的一家發起式股份公司,隨著這幾年的發展,盡管區屬國有資產從原持有46.5%的股份減持到目前“益民百貨”持有5%,但企業總股本已從1000萬元擴大至18000萬元。2005年9月,該公司在香港上市,成為首家在盧灣區發展壯大并成功境外上市的企業。

  盧灣區的成績,只是上海各區縣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圍繞區縣經濟發展大局,各區縣國資委在國資國企改革中大膽探索,亮點不斷。《上海國資》對此進行了探訪。

  多途徑推進改制

  通過股權多元化等途徑,對區屬企業實施一系列改制,同時戰略性調整區屬經濟的整體布局,是上海市區縣國資改革的一大特點。

  黃浦區國資委根據“大企業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小企業退為民營;資不低債企業關停并轉”的方針,因企制宜,一企一策,采取不同形式,取得良好成效。如新黃浦集團75%股權轉讓給中國華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現了地方國資與中央國資的嫁接,也實現了房地產業與資本的結合;資產規模較小,非主流非核心業務的企業,如小商業、小工業、服務業、房產系統的物業管理等企業,國有資產則堅決退出,由經營者和職工持股,鼓勵他們走向市場;對資不低債企業,按照“救人不救企業”的方針,在分流安置職工、確保社會穩定的基礎上,實行關停并轉,堅決退出市場。

  虹口區針對該區新經濟組織活躍的特點,大力推進區屬企業改制,目前工業集團、華東船務、舒天集團等7家區屬企業集團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國有、集體經營性資產在全區資本結構中的比重已不足10%。舒天集團改制以前經營結構混亂,核心主業不突出,通過與巴士公司聯姻,集團完成了增資擴股,旗下“舒樂”已成為滬上第六大出租車公司。

  徐匯區國資委通過引進市屬國資,與百聯集團合作,向新路達集團增資6000多萬元,促成其收購第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26%的股權。第一醫藥業態涵蓋上海大型醫藥商廈、連鎖藥房、經濟大藥房等,直營網點超過50多家。年銷售額達6億元

  崇明縣則牽手上海大眾燃氣投資發展公司,轉讓崇明縣國資委所持有的崇明縣煤氣管理所80%的權益,改制成立了上海大眾燃氣投資發展崇明公司,合資公司根據崇明開發的生態要求,重點經營天然氣等能源。

  輕工控股集團的放小,也為區屬經濟發展帶來了新商機。普陀區在推進下放集團公司資產重組改制工作中,積極尋找戰略合作者,促成了摩士達公司、燈具公司分別與北京、浙江企業的合作。

  閘北區對改制收效甚微的企業,大膽探索,采取托管改革的形式,將一部分資產剝離至改革經驗比較豐富的區管重點企業。2005年,該區建設系統54家企業政企分開后整體托管給金貿公司,改制完成得相當出色。

  在集體資產的改革中,閔行區大力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改革,把集體資產量化給村民,改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構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運營新體系。該區最早在虹橋鎮虹五村試點的上海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改革,目前已在全區推開。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一些區縣企業改制的速度有所放慢,一方面是因為企業改制的掃尾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另一方面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企業改制的阻力也增加了。例如原先對于管理層收購可以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而近階段隨著一系列規范管理層收購措施的出臺,企業管理層在改制中逐漸缺乏動力,改制推進艱難,造成很多企業改制停滯不前。業界希望這種現象能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

  搭建投融資平臺

  在企業大量改制的同時,各區國資委還紛紛組建投融資企業,為區屬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搭建資本平臺。

  閘北區國資委主任徐玉梅向《上海國資》介紹,閘北區將通過組建承擔政府投融資、城市建設管理、托底保障、社會事業發展等任務類公司,國有資本實現向公共基礎設施、產業園區和土地收購儲備集聚。在此基礎上,閘北區將形成“一個監管機構、幾家國有獨資公司、若干家控股或參股企業”的國有企業戰略性調整新格局。

  作為閘北房產企業板塊重組工作的重頭戲,2005年閘北區對區屬國有房產企業實施戰略性調整,北方集團、城投公司、和田公司等35家國有企業優化整合為新的北方集團。重組后的北方集團集聚了40多億元資產,將在閘北土地儲備、舊區改造、房產開發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盧灣區國資委通過實施“突出主業、做強企業、增強效益”的戰略,形成了中城、永業兩大房地產集團,淮海、益民兩大商業集團和一個以人員托底為主的經緯集團的新格局。四大集團占全區經營性國有資產的80%左右,占區屬企業凈利潤的69%,很好地發揮了規模經濟效應。

  徐匯區國有資本積極參與徐家匯新一輪開發重點項目建設,區屬企業土發公司和城開、商城集團共同投資組建了上海寰宇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徐家匯商業中心的改建和招商引資。

  金山區注重盤活存量資產,把原實業公司沉淀的6.8萬平方米職工住宅所有權劃歸到金山資產投資經營公司,增強了資產經營公司的融資功能,同時積極支持和指導各鎮建立資產投資經營公司,為鎮重點發展項目拓展融資功能。

  目前,上海部分地區國資改革布局已有所調整,但在采訪中,有關人士也指出,區屬經濟格局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從資產結構上看,國資集聚度仍然偏低,企業集團之間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同業競爭現象,影響了國資吸納社會資本和放大社會效應功能的發揮;從產業結構上看,不少地區相當多的經營性國資集中于房地產業,受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影響較大,不利于國資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監管力度大大加強

  隨著國資改革的推進,上海各區縣國資委對國企的監管力度也逐漸增強。

  虹口區制定了《區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年度政府投資項目的申報、審定、資金來源、資金審批等作了明確規定,并建立了區投資項目審議聯席會議、區投資項目月度資金平衡會議等五項管理制度。

  閘北區嚴格監控國企的投資行為,包括控制國企項目公司的“出生率”;二級子公司以下的投資權基本取消,一般項目不能輕易投資,重大項目在經過科學論證后,需通過規范的程序實施投資行為。

  隨著城市建設和社會事業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嘉定區加大了政府項目投融資的監控力度,制定了政府性項目貸款月報制度和重大事項審批制度,對重點工程項目的資金管理,進行專項跟蹤問效,及時反饋情況。此外,該區與各大銀行合作,建立了誠信體系以確保融資渠道暢通,并借鑒銀行在項目管理上的經驗,對項目借貸資金實行專款專用的管理模式,使資金使用得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監管,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楊浦區在加強國資監管的實踐中,向國企派駐財務總監,事前參與企業投資項目,將錯誤和偏差解決在執行之前。在具體施行中,財務總監對區國資委負責,年終由區國資委牽頭組織考核。楊浦區區長將財務總監稱為加強國資監管的“快槍手”,在協調處理一些具體事項時,會邀請財務總監到會,認真聽取財務總監的意見,并對每季度財務總監工作情況報告都認真審閱。

  除了財務總監的委派,楊浦區區屬企業的審計工作,也全部由區國資委委派中介機構進行,保證了企業審計評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徐匯區推出了績效審計這一制度。此項審計不僅要求查清賬目,而且提出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具體建議。通過績效審計,政府行政成本大大減少。在實施重大市政工程項目中,審計提前介入,通過對項目全過程實行控制,核減了29.36%的項目費用,從源頭上促進了國有資本的整體效益和保值增值。

  青浦區國資委充分利用動態監測信息,通過對七大區級公司國有資產月報動態監測的數據分析,及時、深入剖析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財務動態分析不僅成了了解、掌握企業經營狀況的信息,還是指導企業營運、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引導企業良性發展的重要依據。

  黃浦區國資委除了建立定期分析制度,還對企業的對外投資、債券、債務、貸款擔保等問題進行了清理,壓縮風險性貸款擔保22.6億元,收回出借資金9.2億元。

  為了進一步理順與企業的監管關系,相當一部分區國資委在規范區屬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同時,開始探索建立和完善國資經營預算體制和業績考核體系。

  浦東新區對各集團公司按照主要預算指標“兩個不低于”標準(即不低于公司前三年平均值、不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值),提出建議指標值,在集團公司全面預算基礎上,編制了浦東新區國有資本金預算。

  楊浦區自2004年起就在區屬企業中開展了國資經營預算工作,與11家區屬企業簽訂了《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責任書》,落實年度考核指標和資產經營責任,在區屬集團公司和投融資公司中開展經營者薪酬制工作,進一步規范了國企領導人員的薪酬分配。

  探索

事業單位改革

  在社會事業單位改革中,面對公益性原則和推進市場化改革這一“兩難”,上海各區縣也進行了大膽探索。

  2003年8月份,楊浦區率先成立了社會事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大力推進社會事業投融資體制改革。目前楊浦區已完成了民辦存志中學改革,成功吸引了社會資本進入教育領域,并已理順了產權關系。此外,還嘗試對醫療機構整體委托經營管理的新思路,即在單位人員性質不變、適用政策要求不變和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社會專業機構對國有資產實行托管。控江

醫院是楊浦區屬的公立二級乙等醫院,為解決醫院做大做強和區級財力緊張的矛盾,區政府決定對其進行整體委托經營,要求托管機構在半年內投入2000萬元對醫院進行整體改造,并按照不低于年收入1.5%的比例交納管理費,委托經營的期限為10年,期滿后所有資產無條件移交給政府。

  通過這種資產整體委托經營的方式對公用事業進行改革,既實現了公益事業的社會化投入,提高了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又保證了公眾服務的公益性,是公用事業改革的一種新思路。

  而虹口區部分醫院改革卻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做法。原虹口區屬曲陽醫院完成改制后,民營企業又將其委托國有醫院管理公司進行經營管理。如果說楊浦區的模式是“國有民營”,那么虹口區則是“民有國營”,這又是一種新的實踐。

  閔行區加快了社會事業社會化、產業化的推進步伐,在教育、衛生、體育等領域新建社會事業中陸續開展了試點工作。教育局下屬群益職業學校新校舍總投資達2.1億元,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達1.5億元,占總投資的70%以上。衛生系統新建的腫瘤醫院也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投入,由閔行區中心醫院和市五醫院共同投資5000萬元興建,形成了多元化投資興辦醫院的新體制。此外,該區還推進了建管系統事業單位環衛所的改革,龍柏環衛所作為改革試點,已順利轉制為民營企業。同樣,長寧區也積極參與了區市容環衛系統的管辦分離改革,完成了區市容環衛系統5家事業單位的資產評估和事業轉企業的整體資產劃轉工作。

  如何建立分層、分類的監管營運機制,逐步整合分散在各部門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職能,是目前各區縣國資監管機構正在研究的課題。

  南匯區國資委今年將對行政事業單位“非轉經”資產(非經營性資產轉經營性資產)實行國資公司歸口管理經營,統一對外招租,以實現資產最大增值。對于原行政事業單位“非轉經”收入用于彌補預算不足的部分,作為基數由國資公司統一返還,增值部分則由國資公司統一管理,用于區國有資本的再投入。

  閔行區從2004年開始在全市率先開展了區屬行政事業單位房屋、土地資產集中整合、集中管理、集中經營的工作(簡稱“三集中”),實現了資源集中整合,以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率和經營效益。實行 “三集中”后,區國資委著手加強了三個方面的監管工作:一是“非轉經”資產授權給區資產經營公司經營,做到公開競價,陽光招租,并不斷提高租賃資產的經營效益;二是辦公用房資產授權給區機管局后,涉及到辦公用房資產的合理配置和日常管理兩大問題,由區機管局制訂具體的管理辦法,區國資委加強日常監管;三是著手建立行政事業單位房屋土地資產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及時監控和整合全區行政事業單位房屋土地資產信息。

  目前,上海大部分區縣已逐步加強對區行政事業單位公有房產的管理力度,為區屬網點資源實現集中整合、管理、經營,實現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打下了扎實基礎。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