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少文 發自廣州
劉凱備感氣餒。在2004年底廣州市海珠區衛生局組織的一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外招標中,他們公司中標后卻臨陣退縮,放棄了進軍社區醫療的計劃。
“老板覺得不知道怎么做才好,政府給的優惠條件太少了。”他對《第一財經日報》
說。當時,衛生局給出的唯一優惠條件是,可以提供場所,緩交租金。
而事實上,按照他們的真實想法,并非真正要把社區服務中心辦成一個純粹的提供基層醫療服務的單位,而是想做一個小專科,外加體檢。
“這可是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重要的兩個收入來源,真正的基層醫療預防保健,民營資本大概不會做。”日前,廣州荔灣區彩虹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科科長黃本銀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捉襟見肘的財政補貼
在當日的一個半小時之內,黃本銀坐診的全科醫療診室,接待了6位來診者,黃本銀開出去2張個人自付處方單,3張醫保報銷處方單,幫一位高血壓患者免費量了一次血壓。還有一位年輕的患者從很遠的白云區專門跑來看病。這是一家廣州市社區衛生服務示范中心。
“一天的門診量大概在80~100人的樣子。”黃本銀說,“醫保病人、自付病人、公費醫療各占三分之一,開哪種處方要與病人商量。”
“一年下來基本能夠維持盈虧平衡。”黃本銀說。
按照廣州市荔灣區衛生局公布的數字,目前區轄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1個。從1999年起,荔灣區對社區衛生服務實行專項投入。按服務人口從每人2元起逐年增加,到2003年增加到每人10元。除正常的衛生經費投入3094.39萬元外,還拓寬了經費來源渠道,投入9438.7萬元用于創建工作,其中納入財政預算的創建專項經費達3206.5萬元,各醫療單位自籌5056.3萬元。
彩虹街轄區內常住人口3.8萬人,按每人10元的補貼,應為38萬元/年。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黃本銀告訴記者,區里給彩虹街每人只補貼了3元,有些街道是5元,實際財政撥款缺口26.6萬元/年。
中心現有醫生7人,護士5人,醫生的基本工資是每人每月2000元,護士1200元,“與大醫院相比,我們沒有獎金”。照此計算,一年人員工資支出是24萬元,正好差不多與實際缺口相抵。
政策優惠是,該中心租用的區勞動局600平方米的場地到目前為止不用交租金,中心配備的B超、X光機、電腦、辦公用品由當地財政支付。
其實,資金缺口不是偶然現象,荔灣區華林街社區醫療服務中心蔣院長告訴記者,2004年屬于該中心的創建階段,政府給予的財政支持力度還比較大,占了總收入的4%左右,而去年前6個月政府補貼僅為2.2%。無論哪一個數字,都遠未能達到廣東全省醫療機構8%的平均政府補貼率。
而海珠區赤港街醫療服務中心院長徐明也向記者表示,來自于政府的補貼,到目前為止,只是一臺用于建立社區醫療服務網絡的服務器。很多項目都是醫院自己承擔成本。
“門診+防疫+出診。”黃本銀歸結社區中心收入來源。所謂出診,就是設置家庭病床,按照相關規定,社區全科醫生一次出診收費是17~20元。“大部分居民還能承受,但我們基本上沒錢賺,一個月能有七八次。”
“有些區中心一個月的門診量還不到我們一天的。”黃本銀說。
多成分服務體系的難題
“其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部分收入還是靠體檢在支持。”來自廣州天河區慢性病防治中心棠下醫療保健中心的陳亞安告訴記者。
在該中心,學生的體檢費用(常規檢查)是10元左右,其他人群的體檢(套餐)為60元,比起區里其他二級以上醫院來說,便宜了40%~50%。但即使收費如此低,仍能成為該中心的主要收入來源。
陳亞安認為,社區服務中心的六大功能:預防、保健、醫療、康復、計劃生育和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低廉收費+義務,要盈利基本上很難。
主要原因在于門診量和轉診病人量的稀少,注定了社區衛生服務難以多樣化,投資主體的單一性。
“招標有什么用?即使是招標,也幾乎是大醫院中標。”黃本銀說。而事實上,目前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很多是二級醫院來舉辦或合作。“一來,可以加強和整合這些醫院的資源布置,社區醫生可以將病人推薦到合作醫院進一步治療;二來,轉診也方便。”而一旦推行社區首診制和雙向轉診制,對這些醫院來說,地位也不至于削弱很多。
陳亞安認為:“在社區這一塊,民營資本要進來,要么掛靠大醫院,但這種方式現在已被禁止;另一種是以個人診所的形式存在。”而這種個人診所一般在外來人口聚集的地方較多,一是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比較困難;二是私人診所普遍比較浮躁,看病雖不貴,但條件很差,黑醫黑診所也比較多,容易發生醫療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