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昨日出了“最新版本”,這是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專家首度將港澳臺地區9個城市同時加入到全國城市研究體系中。成都的“產業競爭力”在競爭中“打敗”沿海城市及港澳臺地區9個城市,名列全國第八。
本報訊 (記者 李微敖 劉戈) 由國內知名城市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倪鵬飛博士主持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昨日上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了其“最新版本”----20
06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4》(以下簡稱《報告》)。
這是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專家首度將港澳臺地區9個城市同時加入到全國城市研究體系中。報告將中國200個城市的核心優勢進行了細致分析和排名:成都的“產業競爭力”名列全國第八。
該《報告》首次將港澳臺地區9個城市納入到研究體系中,研究結果顯示:香港、臺北、上海居于綜合競爭力前三甲;而分項競爭力研究中,成都高居“產業競爭力”第八位,同時在生活環境、商務環境、創新環境三項分類排名中,也躋身20強。
受倪鵬飛博士委托,《報告》課題組核心成員、助理主編張天昨晚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電話采訪。張天表示,《報告》研究的“產業競爭力”主要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成都是西部高新科技產業的領頭軍,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更是相對超前,這些因素確定了成都此項排名的高位。張天進一步解釋說,課題組在研究中有一個重要發現,即影響城市競爭力最重要的8個因素(人才、企業、產業、公共部門、商業環境、生活環境、創新環境、社會環境)中,第一是“人才”,其次就是“產業”。
張天分析說,東部過去快速增長的制造業城市,因受當前資源、生產要素和技術的制約,大都面臨困境,而東北、中西部龍頭城市如武漢、沈陽、長沙、成都、重慶,其城市綜合優勢已開始發力追趕;而《報告》還對中國15個城市群競爭力進行了比較,成渝城市群位居第十位,其具體的強弱排名依次是: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半島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徐州城市群、武漢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哈爾濱城市群、關中城市群、長春城市群和合肥城市群。
同時,《報告》通過對60個城市近6000位居民54個問題的問卷調查發現,中國城市表現最差的5個方面是:市民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城市特權對機會均等的破壞難度、城市城鄉社會保障的差距、城市城鄉公共服務的差距、城市醫療收費合理性。
新聞鏈接
“報告”年年出今年大不同
倪鵬飛博士主持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始于2003年,每年發布一次。在眾多的城市排名中,因其排名結果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接近,得到了政府、企業及相關研究機構的較高認可。
今年的《報告》首度匯聚了兩岸四地,包括南開、清華、北大、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和臺灣政治大學等多所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百名城市競爭力研究專家,并首次將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9個城市同時加入到研究體系中,因此格外引人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