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的開放與學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0日 01:24 中國經濟周刊 | |||||||||
海內外關注的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近日在北京勝利閉幕。此次會議,以其開放的特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會前征集民意、會中開通總理信箱等,政協會議還以收到提案5030件成為收到提案數量最多的一次……凡此種種都體現了本屆政府以開放的姿態真心為民辦實事的態度和決心。而始于2002年的中央政治局的開放式集體學習,也已預示了今天政府的開明與親民。
★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辛向陽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當時,毛澤東與周恩來曾經有一段精彩對話。毛澤東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是進京“趕考”的日子;周恩來回答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自信地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半個世紀過去了,“考個好成績”,不僅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愿望,也是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愿望。 京城3月,十屆人大四次會議和政協十屆四次會議隆重召開。回顧新一屆領導集體自2003年來的執政業績,我們發現,中國近幾年來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發展,從經濟發展角度看:中國GDP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別實現了10%、10.1%、9.7%的增長速度,這種速度不僅在世界上是罕見的,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快的,而中國的GDP總量已經超過18萬億元;對外貿易方面,從2002年以來已經連續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5年外貿總額已經突破1.4萬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三位;2005年中央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萬億元,實現利潤6000億元;2005年全國稅收收入首次超過3萬億元,比上一年增收5148億元。不僅經濟發展速度快、效益好,而且社會事業發展也有新進展,如目前已有620多個縣建立了新型農村醫療體系,覆蓋1.63億農民。 這樣好的成績是如何“考”出來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中南海的開放性學習。 中南海的學習密度大、開放性強 中南海的學習是把握現代世界發展總體趨勢、謀劃中國發展全局的學習。 中南海的學習有兩個顯著特點: 首先,中南海的學習密度大,從2002年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到2006年2月24日,一共38個月,學習了29次,平均39天就學習一次。有時候連續每個月都學習。 其次,從學習方法上看,政治局的集體學習是開放型。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授課學者的選擇范圍是非常廣泛的,既有中央黨校的學者,也有從事實際部門研究的學者,如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和國土資源部;既有中國科學院的學者,也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者;既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在京的中央院校的學者,也有黑龍江大學等地方院校的學者。二是講課方式采取互動的方式,學者要對政治局委員們提出的問題做出即席回答。 從學習內容上看,更是體現了開放的精神。29次的集體學習,內容非常廣泛,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國的發展。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央領導集體深知這一道理。29次學習中有14次直接涉及到世界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內容,占全部授課內容的近50%。“世界”、“國際化”這樣的字眼頻繁出現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會上。 為什么如此重視對于世界經驗的研究呢?一方面是為了總結世界其他國家的經驗,使我國國家的發展更快、更好。胡錦濤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9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無論是從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看,還是從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歷程看,能不能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是一個國家能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勝利的關鍵所在。”另一方面是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一個顯著趨勢。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的發展態勢自然也就成了中國領導領導集體所重點關注的問題。 第二,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國家。政治局的學習非常注重法治建設,第1次學習的內容就是“認真貫徹實施憲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第8次學習的內容是“堅持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第12次學習的內容是“法制建設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第12次學習會上胡錦濤同志指出:“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越是繁重,越要增強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越要注重維護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依法處理和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引導和規范各種社會行為,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提供有力的法制保證。” 第三,用開放的思維深入研究國家的發展戰略。政治局在這個方面的學習力度也是非常大的,如第13次集體學習的內容是“繁榮和發展我國的哲學社會科學”,第15次學習的內容是“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第16次學習的內容是“我國民族史的幾個問題”,第17次學習的內容是“我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歷史考察”,第18次學習的內容是“面向2020的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第20次的學習內容是“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第21次學習的內容是“關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第28次學習的內容是“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探究國家發展之道,成為政治局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第21次學習會上,胡錦濤同志說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全局,理清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夯實發展基礎,增強發展后勁”。這就是中國發展的基本方略。這個戰略已經使中國的發展走上了一條新路。 第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這也是政治局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第6次學習的內容是“黨的思想理論與時俱進的歷史考察”,第14次學習的內容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第19次學習的內容是“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研究”。胡錦濤在第19次學習會上指出:“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最終要落實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 制度化學習是提高執政能力的要求 政治局的集體學習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6800萬的大黨的治理必須有自己一整套的執政思想與制度。 中國共產黨已經是一個擁有6800萬黨員的巨大政黨。這超過了很多國家的人口總數,例如法國的人口是5860萬,意大利的人口是5756萬,英國的人口是5837萬。這是一個巨型政黨,世界上任何一個政黨都不曾有過這樣的規模,前蘇聯共產黨黨員最多時也就是2000多萬。治理6800萬黨員的政黨與治理一個680萬黨員的政黨,顯然不僅僅是10倍的數量級的概念,可能是100倍甚至1000倍的質量級的概念。6800萬的巨型黨的治理必須有自己的一整套的執政思想與制度。新的思想與制度從哪里來?一方面要從實踐中,總結黨的執政經驗,形成理論;另一方面就需要制度化的學習,在學習歷史和其他政黨的經驗中發展理論。 政治局的集體學習是緊抓戰略機遇期的必然要求。從15世紀以來500年中,世界上出現了幾次比較大的戰略機遇期:一個是16世紀中期以后50年中各個國家都在忙于自己民族國家內部的統一與整合,在這個時期,葡萄牙與西班牙利用航海優勢,率先獲得發展與崛起的機會;第二個機會是17世紀中期以后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形成,各個國家之間開始有比較公認的國際準則,在1648年以后20-30年的時間內在歐洲出現了相對和平的局面,荷蘭充分利用這一機會成長為世界大國;第三個機遇是1815年拿破侖戰爭后歐洲出現了均勢局面,其后的100年中沒有太大規模的戰爭,英國利用這一局面完成了自己的崛起,成長為一個霸權國家;第四個機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美國利用自己的工業優勢與軍事優勢發展成為一個世界強權國家。對于戰略機遇期,中央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2003年12月26日,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胡錦濤同志指出,“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黨和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的任務,就是緊緊抓住并充分運用本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政治局的集體學習是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因為它事關全局。萬里在1986年講,“在一切失誤中,決策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一著不慎,全盤皆輸。‘文革’十年的決策失誤,使我們至今仍不得不努力消除所造成的深遠后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作出了很多科學的決策,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在新世紀新階段,如何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回答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磨練決策思維、提高決策水平的過程。很多授課學者都提到“領導人對很多問題的思考深度都遠在我們之上”。這種思考對于提高決策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各級政府都應建立學習制度 中南海的開放性學習,對各級地方政府都有很深的啟示。首先要在各級政府中建立學習制度,使全黨都能夠自覺地樹立起學習的風氣。現在有一些地方的領導干部不學習、不思考,講話需要秘書班子起草,做決策時盲目拍腦袋,給工作帶來很大損失。 其次要完善專家咨詢制度,培育政府咨詢機構。要明確專家學者參與決策的程序、內容范圍,建立專家參與決策的信息保障和經費保障制度,使專家參與決策的質量得到保障。同時要采取多種形式包括在稅收方面的政策措施促進政府咨詢產業的發展,使決策科學化建立在有效的市場基礎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