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東方周刊》記者 吳芳蘭 實習記者 張琰/江蘇徐州報道
如果在每個城市都至少辦一至兩所以政府為主導的公益性非營利醫院,就能解決低收入人群的看病問題
“醫生給我開了三天的藥,一共才九塊兩毛錢,劃價單上,藥價沒有超過兩塊的。”
3月7日下午,在徐州愛心醫院二樓的輸液室里,今年48歲的王新華正在輸液,手里拿著低保卡、愛心醫院病歷卡、劃價單。
王新華看起來更像60來歲的老太太,額頭和眼角爬滿了很深的皺紋,“我頭暈、眼花,已經有10多天了,但是不敢到醫院,前幾天聽說愛心醫院,就過來了。”騎了20多分鐘的自行車到醫院,王新華中間停下來四五次。
“像王新華這樣的病人,截至2006年3月1日,愛心醫院共免費發放愛心病歷本9395個,接診患者8530人次,共減免醫療費、掛號費、輸液費等65萬多元。讓低保群眾感覺最實在的是:開具藥物收費處方7247張,平均每張處方費用為16.78元,僅為市區醫院門診處方平均數額的五分之一。”徐州市愛心醫院院長楊永密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記者。
愛心醫院的倡導者、徐州市委書記徐鳴表示,徐州愛心醫院只是為特定人群解決了“看病難”問題,還沒有對全市的醫療市場起到平抑作用。徐州計劃再建一所非營利醫院,以期對全市醫療市場起到平抑作用,并滿足不同人群的醫療需求。
先進性教育的成果
徐州市愛心醫院成立于2005年5月9日,主要為主城區未納入醫保的22785名低保和特困人員提供常見病、多發病門診醫療服務。就診可享受掛號費、診療費、觀察費、注射費、胸透費“五免費”,對診療過程中的23項檢查、檢驗項目實行兩至四折優惠,診療所需藥品一律按成本價收取。
“在工作中,我發現無論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還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制度設計上,都將城市弱勢群體醫療保障忽視了,使他們成為邊緣群體。徐州市主城區共有低保對象20604人,其中未納入醫保的有18131人。他們收入的重要來源、甚至是惟一來源的最低生活保障津貼只夠吃飯,不包括看病的錢,一旦生病只能用吃飯的錢看病。”在徐州市民政醫院工作八年的主治醫師劉子安說。
劉子安還有一個身份是市人大代表,2003年,他與其他代表聯名建議設立慈善醫院。2004年,他又提議建立惠民醫院;2005年,他建議建立低保定點醫院。
“城市低保人群的醫療問題,我們一直在考慮,但是真正拿到議事日程,并迅速成立愛心醫院,還是因為市委書記徐鳴的關心。”徐州市民政局長張步耳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記者。他說,在2005年初的第一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低保人員的就醫和子女入學問題被作為兩件利民大事來辦。
在他的辦公桌上,記者見到了徐州市委書記徐鳴兩頁紙的批示,上面對醫院的醫療對象、人員工資、診療費用的收取,以及醫院的裝修和診病器材的添置都有詳細的意見,時間是2005年2月1日。
具體負責愛心醫院籌建的民政局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處處長張金婷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醫院正式對外運營是2005年5月9日,時間很緊。裝修、醫療設備的采購、人員的選拔配備一起進行,此外還有各種手續要辦理。“我就拿著徐書記的批示,到各個相關部門辦理各種手續”,如為了給愛心醫院門口開路,要拆除原綠化帶的花壇,當時規劃局批準很快,園林局還減免了八萬元的費用。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是4月28日申請的,在營業當天,衛生部門現場頒發。“各單位都給予了很多支持,不然不可能這么快就有愛心醫院的建立。”
愛心醫院以徐州市民政醫院為依托,對該院沿街綜合樓二、三兩層1000平方米進行裝修改造,設四個臨床門診科室和多個醫技科室。
到2005年底,愛心醫院共投入200萬元。除醫院門診樓是現有的國有房屋劃撥使用外,醫院的開辦花費近100萬元:徐州市區參加第一批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黨員捐款41.2萬元,市衛生局撥款50萬元。醫院的營運費用近100萬元:30名醫護、管理人員的工資46.9萬元,醫院正常的營運費用35萬元。
愛心醫院模式
徐州市政府為愛心醫院的建立和正常運轉提供了幾乎全部的資金支持。
醫護和管理人員共30人,都納入全額撥款的事業編制,工資由財政核定和撥付。院長月工資2386元,醫護人員平均月工資2142元,與徐州市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水平大體相當。醫護收入與醫院的經營實行“脫鉤”,保證了醫院的公益性和非營利性。
“采取行政手段,不允許賺錢,這一點非常明確,愛心醫院雖然使用民政醫院的住房,以及一些公用設施,但實行嚴格的收支兩條線。此外,加大扶持力度,人員工資都由財政解決,而其他費用也在爭取社會各界的捐款。”張步耳說。
“就目前愛心醫院的運營狀況,我們僅僅是提供了物有所值的醫療服務,藥品是零廠價,檢查只收取成本費,人工檢查則實行免費,并不是物超所值。目前的費用基本可以實現運轉,去年運營下來,虧損約30萬元,但包括一些一次性投入。按照目前的規模,一直運營下去沒有問題。”楊永密說。
在愛心醫院張貼的各種藥品的價格表上,維生素B10.5元/瓶,速效感冒膠囊0.3元/板。檢查費用的核定價和“愛心價”相差最高達四倍,如24小時動態心電圖,核定價為160元,“愛心價”為30元;十二導心電圖,核定價為30元,“愛心價”為4元;血細胞分析,核定價為17.6元,“愛心價”4元。
愛心醫院藥品采購員王榮惠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在藥品采購上,主要是做好“貨比三家”,一家家醫藥公司去談價格,再加上和一些平價藥品超市進行全面比較,就可以買到相對低價的藥品。
“我們的藥品采購不受政府指定供應商的限制,不受供貨方的限制。有的藥品,各廠家的價格相差很大。如注射類消炎藥左氯氟沙星,出廠價約為0.2元,而在醫院便宜的要賣到五六元,貴的則要賣到三四十元。醫生開藥會加價15%,因此作為醫院和醫生肯定會選擇用貴的藥,而我們則會選擇最便宜的藥。”楊永密說。
楊永密表示,愛心醫院的輻射范圍還不夠大,病人就診率不高,一些路遠的患者由于來回轉車交通費花費較大,小病能忍則忍,不能及時前來就診,還有一些行動不方便的患者也是如此。還經常會有一些下崗職工、進城農民工等貧困人群來咨詢,然而他們不是愛心醫院的服務對象,常常是失望而去。與此同時,目前只開設了門診,而且檢查項目也不全,醫療服務的項目有限。
“目前設備和檢查項目不全,可以再適當增加服務項目,添置一些設備,例如尿毒癥的透析室。”張步耳說。衛生局副局長吳憲也表示,可以組織知名專家到愛心醫院進行免費義診。下一步將組織志愿者,利用休息時間到醫院進行免費義診。今后還有可能將愛心醫院作為醫生晉級之前的一個鍛煉點。
張步耳還表示,目前暫時不會擴容,現在的服務對象低保和特困戶,都有低保證和特困證,而其他人群可能比較困難,不好確定身份。
“為了治病傾家蕩產了”
王新華原是徐州古樓服裝廠的工人,服裝廠停產,她下崗了。1999年,在機械廠當工人的丈夫向單位提出辭職,投資20多萬元開了個桑拿浴。那時桑拿浴還很少,買賣很賺錢,他們日子過得不錯。
但是災難突然將臨。一次意外事故,丈夫面部大面積毀容,雙目失明。為了治病,倉促間將桑拿浴以10萬元的價格賣掉。
花掉了10萬塊錢,但是眼睛卻沒辦法治好。醫生說要移植角膜,要花很多錢不說,還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角膜。
王新華領著丈夫來到北京某部隊醫院,一年里花掉了20多萬元,最終還是沒能讓丈夫重見光明。近兩年的治療,花去30多萬元,王新華一家不折不扣地因病致貧。
如今夫婦二人寄住在丈夫姐姐家的一所小房子里。“我們倆沒有孩子,為了給他治病現在已經傾家蕩產了,但還好沒有欠別人的錢。”她低著頭,手里攥著處方單,說,“這里很便宜,可惜看不了他的病。”
楊永密認為,低保患者長期得不到及時治療,來醫院就診時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病情已相當嚴重,早已達到住院標準,門診往往處理不了,但因住院缺乏優惠措施,這些患者大都不愿意住院,仍然堅持在門診治療,這樣勢必增加醫療風險,也影響就治的成功率。事實上,給低保人群生活造成影響的主要是住院花費的大額醫藥費。
許多長期到愛心醫院就診的慢性病患者,都希望愛心醫院能設立病房,以便他們病情加重時能在這里得到救治,目前患者建議最多的,就是在愛心醫院設立病房。
“對此,我們的態度是積極而慎重的,”張步耳表示,“我們正在進行調研和測算,需要支出多少錢,錢通過哪些渠道來籌措。現在來看,場地和人員都容易解決,最重要的是經費問題。”
按醫保標準測算,住院費用共需1156萬元,而按照愛心醫院標準,患者全年住院費不會超過300萬元。加上原有的醫院人員經費及設立病房后增加人員經費和適當的運營費用、設備添置費用,也不會超過600萬元,至少比醫保模式每年節省500余萬元。“如果我們持謹慎態度對這種救助制度進行周密設計,交給一個負責任的部門來實施,未必不是一件利國利民的舉措。”劉子安高興地說。
為醫改提供新思路
“愛心醫院不能真正解決看病難問題,只能是看病有地方,常見病的門診可以解決,而真正需要住院治療的大病,愛心醫院沒有能力解決。此外,醫護人員,都是從民政醫院選派來的,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為醫療改革提供了一種新模式和新思路。”吳憲說。
他表示,對于低保和特困人群的一些大型檢查,目前正在考慮其他醫院是否可能承接的問題,例如給每家醫院分擔一定數量的優惠卡,各醫院都作一些貢獻。至于住院部分的困難群眾,今后考慮建立“平價病房”,費用進行一定程度的減免,最高可達50%。
吳憲稱,愛心醫院實行的“零廠價”藥品價格,而其他醫院的藥品價格明顯高出很多,群眾有一些反映,但是目前大醫院的藥品價格也沒有超出國家規定的范圍。雖然如此,愛心醫院也不會對其他醫院帶來沖擊,因為它服務的人群只占到徐州市人口總量的1%。
市委書記徐鳴說,如果在每個城市都至少辦一至兩所以政府為主導的公益性非營利醫院,為城市低收入者和一般醫保對象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門診和住院治療,就能解決低收入人群的看病問題。
他認為,醫院的建設費用和運營費用完全由地方財政撥款,醫護人員的工資參照政府事業單位人員標準,與醫院效益脫鉤。職工醫療統籌部門對醫保對象在兩類醫院就診費用可以提供不同的補償標準。讓職工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回到最初設想的思路上來,合理分配社會醫療資源,主動調控醫療衛生事業的過度市場化傾向。
吳憲向《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透露,目前已經在著手建立一所面向所有人群的醫院,并且已經初步選擇了一家二級醫院,準備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建。按照“愛心醫院模式”,實行嚴格的收支兩條線,財政負責先期投入,人員納入財政預算,醫院只收取藥品、檢查等成本費用,醫院不盈利,實現自我運轉即可。新醫院有望年底營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