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美景、可以說是名聞天下,文物古跡、和人文景觀、遍及城鄉,很多地方、是村中有景,景中有村。不過、你可能想不到,很多帶你、游山觀景的導游和服務人員、其實就是當地村民,是政府出錢、對他們進行培訓后、“上崗”的。而以旅游經濟發展、帶動農民致富、和農村基礎設施改善,正是黃山、建設新農村的、一條捷徑。
這位正在為游客講解的姑娘叫程秀麗,高中畢業時正逢家鄉黟縣宏村鎮搞旅游開發
,經過一個月的培訓,程秀麗在村子里當上了導游,現在每天要帶上五六個團。
(同期) 黃山黟縣宏村導游 程秀麗:“我就是土生土長在宏村的,我對宏村的一草一木,風土人情都非常了解,在每次帶團時,我都會把對家鄉的熱愛融入到我的講解中!
象程秀麗這樣當上導游的姑娘,僅在宏村就有40多個,她們出身農家,父輩都是長期和土地打交道的農民,村里發展旅游業后,不僅為她們提供了就業機會,還經常組織她們學習培訓,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宏村旅游不僅讓姑娘們改變了命運,也讓當地老百姓徹底改變了收入增長方式,過去他們種田養豬,每畝地一年只能收入幾百元,現在他們利用豐富的毛竹資源,制作了旅游紀念品出售給游客,利用自家閑置的住房,辦起了小旅游館。這兩年宏村村民的人均收入每年的增幅都在兩位數以上,去年達到了5000多元。
其實像宏村這樣的旅游發展模式,正是黃山市以旅游經濟發展帶動農民致富和農村基礎設施改善,建設新農村的新思路。目前黃山市開發的景區已有5000多個,政府專門把財政資金、農業資金以及扶貧、社保資金等捆到一起,作為農民進入當地旅游產業就業的培訓資金。
(同期) 黃山市委書記 王啟敏:“開發一個景區,就是帶動了那一片的致富,F在(黃山)到旅游行業就業的是18萬人,其中農民要占一大半,大概80%左右。所以旅游業帶動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非常好的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