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N記者 魯菲 兩會報道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要靠農民自身的努力!比珖舜蟠、黑龍江省綏化市市長于莎燕的話說得很實在。
綏化市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業人口有411萬,占城市總人口的74%!跋窠椈
市這樣的欠發達農業地區,加快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已經是當務之急,而建設新農村的出路就是農業產業化、農區工業化。只有產業化才能解決農民增收、賣糧難的問題。”于莎燕說。
目前,綏化市的農民收獲的糧食都是靠農民自己銷售,而農民又缺少銷售能力,更多的利潤讓那些加工企業掙去了!鞍艳r業資源變為工業原料,把農業優勢轉化為工業優勢,把農民的種糧風險轉嫁到加工和流通環節,是控制農民種糧風險的最好辦法!庇谏嗾f。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也是解決農村產業化的一條出路。”于莎燕說。經過探索和實踐,綏化市走出了一條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路子。她認為,在農民共同致富問題上,必須要有個好的帶頭人。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主體,這個帶頭人要有市場意識、主人翁意識,他們要意識到種植業和養殖業必須標準化生產。
“盡管如此,我們仍然感到當前困擾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除了產業結構不合理、債務過重、信息閉塞等問題外,最主要的是農業基礎設施非常落后!庇谏嗾劦竭@里語氣有些沉重。
綏化市是典型的農業大市,可是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非常脆弱,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天吃飯。特別是全市農田水利建設設施老化嚴重,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全市大型配套農機具按標準化作業要求缺少2/3。農業病蟲害防治和農產品安全檢驗檢測設施也十分匱乏,給綜合防治工作帶來許多困難。其次,農民還存在五保戶供養難、上學難、就醫難、行路難、飲水難的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但是目前各級財政都很困難。2004年全部免征農業稅后,鄉村兩級財力收入面臨新的困難,加上過去鄉企搞開發、辦教育等原因產生的巨額債務,使鄉村兩級負擔過重,沒有財力再投入。而且目前實行的分稅制,地方只能拿到稅收總收入的25%,嚴重削弱了地方可支配財力,根本沒有更多的資金用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此外,國家對農業的投入不足,市場消費突增等原因也讓農民增收成為難題。于莎燕建議:加大對農業地區的投入,多向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事業建設傾斜。另外,農業地區普遍存在貸款難的問題,銀行又控制貸款風險。建議鼓勵銀行給農民貸款并延長貸款時間;對于農民的低保問題,建議應由三級政府出資辦福利院,把低保戶集中供養,這樣可大大降低成本,并取得良好效果。對于新農村建設,國家先找部分相對落后的產糧地區進行試點,然后推廣經驗,少走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