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勁
有媒體把自主創新比喻為推動我國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如果說,行車靠動力,動力來源于能源,那么,自主創新這個“新引擎”則離不開“文化能源”———創新文化的滋養。
著力自主創新是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領域的系統工程。兩會上代表委員呼吁國家加強創新型文化建設的聲音引人矚目———“創新文化的淡薄、創新觀念的缺失能夠影響整個民族的創新精神的形成”;“如果僅僅是增加大量的科技人員,僅僅投資于科技基礎設施,而沒有適宜科技發展、適宜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創造力不斷涌現、創新活動自覺開展的文化基礎,就不可能涌現出大量的創新成果”;“創新產生于適宜的文化氛圍里,成長于公眾理解和支持的社會環境中”———條條建言切中要害,令人深思。
何為創新文化?其核心內容是什么?簡言之,即在推進科技評價制度、獎勵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在優化學術環境和人才成長環境的過程中,營造一種鼓勵探索、寬容失敗、敢為人先的社會氛圍。
創新離不開大膽懷疑、“異想天開”的創新靈感和想像力,沒有鼓勵探索的有效機制,就難以催生出創新成果。創新也是一種冒險,必然要經歷失敗的磨練,不允許失敗就無異于斷了創新的后路。只能不斷進取,勇于實踐,拒絕平庸,敢為人先,才能打破常規,獨領風騷。在許多時候,創新往往也需要漫長、寂寞的艱辛過程,為此,拋棄浮躁虛假、急功近利的心態,尤為重要。
建設創新文化,關鍵是尊重人,既要尊重人的尊嚴、人的價值和人的個性,更要尊重人的創新精神;創新不能僅靠科學家、學術帶頭人和技術精英,而要靠更廣泛人群的積極參與,使每個人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盡展創新才華。
為此,創新文化的養成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