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與挑戰并存的未來5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3日 16:10 中國產經新聞 | |||||||||
撰稿/李漢橋 匆匆五十載,悠悠半世紀。 從1956年解放卡車在第一汽車制造廠下線開始,中國汽車業已走過了50個年頭;這50年中,通過“一五”到“十五”的長足發展,中國汽車業也從邊際產業發展成為今天的國民
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的第一年,也是汽車業新的五年戰略的制定年,今天,中國已依然成為了世界汽車第二大消費國,但大不等于強,在國際上,汽車產業經歷了百年的歷史,產業整合已經完成,只剩下目前的“6+3”個全球知名品牌通用、福特、大眾、豐田、戴姆勒—克萊斯勒、雷諾—日產六大集團以及寶馬、本田、法國標致—雪鐵龍三家相對獨立的汽車公司。而中國目前120多家大大小小的汽車廠商,每年總產量才500萬輛,還不抵通用一年的產量。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而且內部無序競爭,資源內耗比較嚴重。 我們應該看到,外資還是攫取中國汽車市場高速發展的主要利潤,自主品牌依然還處于市場的底端,整個汽車產業結構還依然薄弱。 在過去的一年里,“十五”計劃雖畫上了句號,但可喜的是,這一年卻是國家汽車產業政策出臺最密集的一年。《汽車貿易政策》、《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自動進口許可證簽發管理》、《進口車落地完稅政策》、《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幾大政策幾乎是合力而出,這為國內汽車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最有利政策保障,更為中國汽車業“十一五”規劃帶來了良好契機。 按“十一五”規劃的推算,到2010年,我國汽車化水平將達到4輛/百人。屆時,我國汽車工業將基本形成產業發展、資源配置、市場開拓的主導能力;基本形成汽車產品自主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節能、節材、環保、安全及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應用也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更深程度地參與國際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 但這是機會,更是挑戰。 機會是借助中國自主創新的戰略,解決中國汽車產業的技術、品牌空心化問題,抓住全球汽車產業大轉移的機會,構建中國汽車產業自主核心競爭能力。而挑戰,則是在“十五”發展的背后,自主品牌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同全球汽車產業的核心競爭能力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能不能夠利用“十一五”規劃,彌補和縮短這種差距,則是每位汽車業者面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