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利紅 王羚 發自北京
“即將出臺的《反壟斷法》將對外資并購形成一個前所未有的監管力度,出臺時間不會很長。”
商務部研究院外資研究部主任金伯生昨天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透露,《
反壟斷法》將在更高層面對外資并購作出嚴格限制,并對監管外資的機構作出更加明確的規定。
3月4日,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提出要“警惕外資壟斷性并購中國企業”。他說:“如果聽憑發展,將十分危險。”
金伯生則認為,要解決當前面臨的外資“惡意并購”問題,健全法律法規是根本之策,尤其是針對重點企業、重點行業的外資并購問題更要加強監管。
2003年3月13日,有關部門曾聯合頒發了《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但這個“暫行規定”不夠完備。
日前,國務院公布的2006年立法工作計劃,《反壟斷法》名列力爭年內出臺的重點立法項目的第一位。
“合資的時候,(外方)就提出要求,5年之內合資企業不贏利。5年耗下來,一旦中方實力不濟,他們就提出增資擴股,逐漸獲得了控股權。”江蘇一家機械設備企業的負責人昨天向《第一財經日報》抱怨外資企業的“圖謀不軌”。
據記者了解,這樣的增資擴股其實是外資取得與中國合資企業控股權一種常用方法。一位業內人士介紹,中國的相關部門已對此進行了相關調研。
長期關注跨國公司在華戰略走向的《中國工業報》總編輯楊青分析說,目前跨國公司控制中國關鍵行業、敏感行業的戰略意圖已經相當明顯,趨勢也已經形成。“現在中國政府進行干預,時機應該還是不錯的。雖然有些并購已經完成,但是還有很多在操作中。”
“行業戰略管理者處于缺失狀態。”在楊青看來,這是導致目前一些行業面臨外資壟斷威脅的一個重要原因。她認為,企業所做的只是具體企業的發展戰略,而政府有責任從更宏觀的層面加以管理,并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進行強有力的戰略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