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2006全國兩會經濟報道 > 正文
 

外資銀行來勢猛 代表呼吁改善國有銀行政策環境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2日 11:14 中國經營報

  作者:溫秀

  隨著中國銀行業全面提前對外開放,以及外資金融機構通過參與國有銀行改革實現其在華業務的曲線突圍,內資銀行感到了越來越多的壓力。

  在今年的兩會上,代表、委員們普遍對國有銀行是否有能力應對野心勃勃的外資銀行
提出了自己的憂慮,呼吁改善國有銀行的外部政策環境。

  外資銀行來勢兇猛

  對于外資銀行的咄咄逼人之勢,國內銀行業已經深有體會。

  “我們的商業銀行只能做貸款,外資銀行卻十八般兵器都可以上。這等于把我們自己的金融機構手腳捆起來和外資競爭!比珖

人大代表、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有上述表示。

  他同時指出,外資銀行將利用資金雄厚和綜合化經營的優勢,向客戶提供多種產品的交叉銷售和“金融超市”式的服務。對每一個境外金融機構在我國設立的分支機構來說,它們的業務投向不會像國內的銀行、保險、

證券公司那樣被限制在單一的范圍內。

  事實上,對中國這個金融富礦, 外資的野心還在不斷擴大,甚至在政策與合約尚未觸及的地方尋找著每一個可能的突破點。

  建行

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全國政協委員趙宇梓表示,目前盡管對單個外資銀行入股中資銀行持股比例有不超過20%的限制,但在某個業務領域的持股比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如信用卡等零售業務,目前外資銀行在與國內銀行合作談判中普遍都提出了50%對50%的持股要求。由于對這一領域控股比例和準入條件尚無明確規定,使國內銀行在談判中處于被動地位。另外,一些外資銀行正在通過收購等手段力圖突破目前有關持股上限的監管規定。

  內資銀行面對“威脅利誘”

  由此可見,擺在內資銀行面前的就只有兩條出路:一是孤軍奮戰;二是與可能的競爭對手合縱連橫。前者的勝算不大,后者潛在的風險同樣令人擔憂。

  2003年孫冶方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學者徐滇慶日前撰文指出:“2006年11月,中國將兌現加入WTO的承諾,開放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而且沒有行業限制,沒有地域限制。這將對中國的銀行業產生重大沖擊:一是資金分流。試想如果花旗銀行在北京、上海、廣州開設分理點,必然吸收民眾的存款。資金分流得多了,中國的銀行壞賬就會出現‘水落石出’的問題,為惡性通貨膨脹埋下禍根,因此我們需要未雨綢繆,及早應對。二是人才危機。外資銀行進駐中國以后,會對中國的銀行人才高薪利誘。一個銀行的信貸部主任走了,優質客戶就跟著走了。而中國的銀行的現行體制也不利于保留人才和吸引人才!

  其實,國內銀行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一個目的就是引智,向對方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事實上,在很多銀行的引資過程中,他們都要求對方派來的合作人士或者管理者能補得上自己的短板。

  例如建行就選擇了美國銀行風險管理和個人銀行業務方面的一把手。而北京銀行的兩位外籍經理也是一個負責風險管理,一個負責零售業務。這種安排的意圖就在于一方面要利用對方的經驗改造自身的系統,一方面可以把對方的產品直接拿來用。內部資料顯示,目前該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資本充足率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0%強。

  全國政協委員、原工行副行長田瑞璋也在《關于提高國有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的提案》中表示:“2006年底,我國銀行業將對外資銀行全面開放,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的中資銀行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彼ㄗh改善國有商業銀行的外部政策環境,進一步提高其國際競爭力,其中一項措施就是進行綜合經營試點。

  馬蔚華則建議,分兩個步驟建立和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制度。首先,由人民銀行牽頭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管條例》,報國務院批準后成為具有較高效力層次的行政法規。第二步,在條例實施一段時間后,總結經驗,制訂《金融控股公司法》,報全國人大審議通過。

  內外兼修提升競爭力

  事實上,開放的趨勢無法抵擋,想要在競爭中適者生存,既需要政府懂得利用規則來保護自己的民族金融安全,銀行也得抓緊時間練好內功。

  趙宇梓委員建議在WTO框架下抓緊制訂相關政策,明確控股比例與準入條件,加強對國有銀行的保護。

  而徐滇慶提醒說:“加拿大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在多倫多,有誰見過花旗銀行和德意志銀行?沒有!那么又有誰會指責加拿大違反WTO規定?沒有!在遵守了WTO規則的前提下,加拿大有效地把許多外資銀行擋在了國門之外!

  據了解,這種觀點具有極大的代表性,不少人士對此都表示贊同。

  不過,相應政策的放開或許還有待更為審慎的設計和論證。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國內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提高還得內外兼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