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2006年宏觀經濟形勢預測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0日 18:52 贏周刊

   中國企業的下坡路來了

  中國經濟的高峰期已經過去,這在兩個方面有明顯的體現。第一,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第二,如果分析利潤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可以做分配關系的話。這樣一個轉折意義,在未來兩年之內,計劃對于全國工業企業增長率來講,會明顯高于市場增長率。對于企業利潤來講,我們可以把企業的全部利潤分解為兩部分,我們用一個指標來說明企業的份額,
在分子上是全部企業的增加值,我們把這個指標叫做利潤份額。這樣一個分解就有幾個方面的意義:第一,利潤本身之間的關系不相關。第二,利潤本身有非常積極的含義。對于企業的利潤份額來講,它有什么作用呢?接下來我們使用相同的方法去分析一下中國經濟的情況:第一,中國企業的利潤份額從長期來看,也是圍繞著中國的經濟情況。第二,如果我們用中國的利潤份額可以得到比較合理的結果。但是在2003年、2004年中國全部的價格指數都在大幅度的上升,而在2005年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我們認為其他的變化都可以說明這樣一個問題。總的來講可以有兩點:第一輪的高峰是在1994~1995年。第二輪的高峰是在2004~2005年。關于利潤的產業鏈條非常重要的一點,實際上它有一個定價。

  銀行金融業體制改革至關重要

  我們國家銀行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去年邁出了非常關鍵的一步。建行和交行都已經上市,今年中國銀行還有中國工商銀行也要搞海外上市。做到這一步實際上我們國家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國家金融開放的程度和日本比,實際上我們采取的是比較高瞻性的,這方面對我們國家經濟增長的因素影響非常大。因為大家談所謂的比較均衡的經濟增長,要盡量的減少對出口的依賴,盡量減少對投資的依賴。消費這方面如果沒有銀行有效的介入中小企業和介入個人的信貸,這方面的行為不充分發展的話,很難談到由消費者拉動經濟型的增長。大多的亞洲國家,都是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實際上從全球來講,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最典型的是美國。世界信用市場和資本運作程度非常深,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所謂的消費拉動經濟型。在這一點,我們認為中國已經邁出了一大步。走出了這一步以后,銀行金融體制可能對我們國家金融增長所造成的風險會大大地降低。這個也配合我們國家的資本市場環境已經跨出重要的一步。重要的意義在哪里呢?大家知道

股權分置改革,市場大股東可以得到小股東30%、40%的賠償及股權向市場的一種轉換,要從這種角度去理解股權分置改革。這是一個過程,會鼓勵訂購、鼓勵兼并、鼓勵產業重組,這個對經濟發展是非常正面的一個影響。從這種角度來講資本市場應該表現的比去年要好得多。所以我們國家資本市場金融體制各方面會逐漸地更好地跟宏觀經濟的表現來配合,所以我們把銀行體制、金融市場的風險放到最后面。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環境比去年更好,
中國經濟
仍然能保持長久的增長,對風險的預期比實際要好得多。

  產能過剩在于內部人無約束

  影響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的一個根本性問題是產能過剩,產能過剩背后也是有深刻的體制問題的。產能過剩不光是短期內發改委通過政府手段控制的,更重要的是經營體制改革相對而言比較落后而導致的。原因何在?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地方政府的追求政績的初衷;另一方面也是來自于我們企業投資的行為不合理性。不合理性一方面沒有受到來自于外部投資者的限制,包括銀行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公司治理結構落后導致的。如果我們看一下公司資產數據的話,主要來源不是銀行,主要是來源于企業游資。為什么企業愿意拿出這么多錢游離投資呢?在外資企業里面,是要征求外部投資者的意見的。在我們的企業里面,企業內部人、企業經理人員并沒有征求外部投資者的意愿。所以大部分的投資并沒有返還給投資者。我們一元錢附加值的分配資本所得比重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的資本比重,它們一般是25%~40%。從上面來講,不光是我們國家的商業銀行運作要改進;另一方面我們公司的治理結構必須改革,要形成對企業內部人投資的約束機制。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是退出的問題。在一個正常的、運行良好的市場經濟情況下,利潤不足的情況,很自然應該經過產業的調整和整合,會出讓給利潤比較好的企業。要達到企業整合,要達到企業控制權的轉讓,這也需要一系列的資本市場相關的政策和體制來配合。這也是反映了金融體制改革的落后,導致了產能過剩的原因。

  利率還存在上調空間嗎

  前一段過度的投資造成產能過剩。但是有一個觀點,產能不等于產量,如果需求沒那么大的話,你把產能過度的釋放出來,真正會造成供大于求,造成價格的下降。但是你不釋放它們,你控制它們,從需求來適應,所以產能過剩并不可怕,有積極的貨幣政策,這些才會真正的造成通貨緊縮。目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還存在價格上調的問題,從今年的趨勢來看,向上調整的可能性非常大。利率是控制過度投資,控制過度產能釋放出來的問題的最好手段。包括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都要防止為過度產能來埋單。利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有向上調整的空間。關于利率的市場化,在中國的貨幣市場上,對貨幣利率的反應是非常敏感的,公共關系影響著貨幣市場的利率變化。但是在銀行這個角度是不夠的。因為長期固定的利率,長期不變的環境,銀行確實對貨幣政策利率的調控和反應非常不敏感。特別是2006年底,我們對銀行的控制,核心的

競爭力非常重要,所以利率市場化非常重要,應該怎么幫助和培養銀行體系能夠用市場化的框架來控制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