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立項將自主研發 方案正進行可行性研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9日 07:14 新京報 | |||||||||
鐵道部長劉志軍表示,有關方案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 本報訊 (記者 劉洋) 昨天,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全國兩會安徽團審議時透露,備受海內外關注的京滬高速鐵路已經立項,方案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其修建技術將完全依靠自主研發。
至此,圍繞著京滬高鐵曠日持久的德、日、法三國大戰終于結束,這條全國最重要、最繁忙的鐵路將由我國科技人員自主研發完成。 關于京滬高鐵采用什么技術的爭論已經持續很久。由于投資預計達2000億元,引起德國、日本、法國的競爭,最后京滬高鐵被鎖定為磁懸浮和高速輪軌兩大技術之爭。 在今年初的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表示,京滬高速鐵路已列入鐵道部“十一五”規劃,時速定為200公里至300公里,與同樣要在“十一五”期間建設的京廣、京哈、沈大、隴海等鐵路客運專線的時速一樣。京滬高鐵沒有被單獨提及,證明此前盛傳的磁懸浮技術不會被應用到京滬高鐵上,京滬高鐵必將采用輪軌技術。 據介紹,京滬鐵路全長1300多公里,長度只占全國鐵路營運線的2%,卻承擔了全國鐵路客運量和貨物周轉量的10.2%和7.2%,這是京滬線被稱作“黃金線”的原因。 有業內人士評價,京滬線的意義不止在于連接著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線路上還有很多重要節點,比如蚌埠、徐州,都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很多客貨都從這些節點分流,所以京滬線始終是中國最繁忙的鐵路干線之一,也就成為爭奪最激烈的鐵路線。 此前有消息稱,到2008年,首列由國內制造的300公里時速列車將正式下線,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京滬高速鐵路的修建技術將完全依靠自主研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