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2006全國兩會經濟報道 > 正文
 

兩會代表稱壟斷企業故意制造短缺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9日 06:59 東方早報

  據新華社電 面對社會接連不斷的質疑和不滿,一些壟斷行業矢口不提自己如何賺得盆滿缽溢,卻淚水漣漣地高聲“喊冤”:“漲價是對以往價格過低的糾正,是回歸市場的必然選擇”……

  利用漏洞 轉移利潤

  由于歷史原因,在當前市場經濟尚未完全規范的情況下,許多行業在管理體制上存在著政策漏洞,這為壟斷行業在經營和管理上刻意制造出一個個“黑洞”創造了條件,結果導致“大河沒水小河滿”。

  [手法]一些壟斷行業靠輔業和多種經營變相轉移利潤。表面上看,企業是國家所有,但其輔業和多種經營的利潤卻沒有被納入政府監控卻成為企業的“小金庫”。

  有政協委員認為,廣州“油荒”的背后,是壟斷企業的超額利潤在作祟。 IC資料

  [觀點]徐丙垠代表:企業內部的多層級核算制度,是一個“黑洞”。這樣的“黑洞”掩蓋了企業效率低下、冗員眾多的現實,也使公眾無法準確地觀察到這些企業自身內部的結構和運行情況,因而“壟斷大鱷”們偷吃的膽量和胃口也會越來越大。

  軟硬兼施 逼人就范

  在與市場接軌的過程中,由于政府職能轉變滯后,政企不分現象依然嚴重。依附于行政權力體系的壟斷行業,經常能利用政府部門的名義,采用“軟硬”兩手,試圖打消群眾的怨氣。

  [手法]“硬手法”,就是采用“倒逼”戰術,明知道老百姓的生活離不開企業所提供的公共性服務,卻偏在關鍵時刻制造緊張空氣,與群眾討價還價。一旦群眾要求政府開放市場,允許多家企業競爭,就會來“軟”的,以痛心疾首狀百般辯護,博取群眾同情,但絕不會想方設法降低商品價格,提高服務質量。

  [觀點]查敏代表:一些行業看似具有天然壟斷的性質,但實質上是在借行政之手搞市場壟斷。打破行業壟斷最好的辦法,就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放寬市場準入,讓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參與競爭。

  渾水摸魚 亂中取勝

  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壟斷行業制造了一個贏者通吃的“

神話”:利潤最大化,成本最大化。因為“成本越算越多”,漲價的理由就越充分。

  [手法]在近一年的時間里,全國有數百個城市以“虧損”為名對水、電、煤氣等民生用品的價格做出了不同幅度的提高,但對企業的運行成本和利潤核算等則諱莫如深。更有甚者,利用壟斷特權,公然讓公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企業福利“埋單”。

  [觀點]王全杰代表:混淆公益性與市場性的關系,不徹底公開成本,往往導致聽證會形同虛設。作為承擔著公共服務責任的這些單位,應該先從自身查找問題,而不是一味借口虧損,繼而用漲價來解決問題。壟斷行業提供的價格成本、財務等相關數據,都應當盡量透明、詳盡,以便得到社會的監督。這是推進市場化改革進程,解決打破壟斷的一個好出路。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