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部委專題--國資委專題 > 正文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文件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8日 10:03 國資委網站

  國資發評價[2005]304號

  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通知

  各中央企業:

  為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強化企業內部監督與風險控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保障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和企業可持續發展,根據《中央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8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內部審計是審計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企業內部審計,是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推動企業轉變經營機制、依法經營、規范管理、增強市場

競爭力、實現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各中央企業要充分認識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切實加強領導。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將內部審計工作納入企業重要議程,保障內部審計工作有效開展,在企業營造“尊重審計、支持審計、自覺接受審計”的工作環境,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工作在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防范經營風險、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

  二、加強內部審計機構與審計隊伍建設

  各中央企業應按照內部審計工作的有關規定,積極做好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隊伍建設工作。一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機構及監督體系。大型企業集團應當按照現代企業治理結構要求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以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二要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設立董事會的企業,董事會應下設審計委員會,以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尚未設立董事會的企業,審計機構應對企業主要負責人負責,確保內審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三要加強內部審計隊伍建設。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配備既懂財務又懂經營管理的高素質人才,充實審計力量,加強人員業務培訓,保障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審計制度體系

  各中央企業應按照內部審計工作有關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制度,推動內部審計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一要明確內部審計機構工作職責,明確內部審計機構與各職能機構分工,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規范開展。二要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工作制度和工作標準,明確審計內容和工作流程,規范操作程序,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三要嚴格審計工作要求,建立審計工作問責制度,堅持依法審計,對企業重要事項做好定期審計,堅持有錯必究、過錯必追,以促進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四、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

  為實現經營管理目標,確保財務信息真實可靠、資產安全完整,提高資產運營效率與效益,各中央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一要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科學設置組織結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二要加強經營風險評估,增強企業適應環境和防范風險的能力。三要加強對內部控制執行的監督和檢查,內部審計部門應當組織開展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價工作,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監督作用。四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探索與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審計和評價工作方法,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促進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五、加強對重要子企業的審計監督

  中央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要在立足全面監督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加強對重要子企業的審計監督,揭露存在隱患,堵塞管理漏洞,促進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一要認真做好重要子企業的定期財務審計工作,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二要積極做好對重要子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和指導,推進重要子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有序開展。三要加強對重要子企業內控評測和高風險業務等的監控,增強重要子企業的風險防范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六、加強對高風險投資業務的審計監督

  要進一步完善高風險投資業務的內部控制體系,規范中央企業高風險投資業務管理,健全風險防范機制。要加大對高風險投資業務審計力度,規范高風險業務會計核算,對從事高風險投資業務的子企業或業務部門,每年必須安排審計,尤其是對重大高風險投資業務,應當強化內部監管工作。要認真做好對高風險投資業務損失的審計調查,要認真查明事實,分析原因,分清責任,做好責任追究工作。

  七、認真探索開展境外投資審計

  要建立境外企業定期審計制度,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作用。要加大對境外企業審計力度,認真查找問題,堵塞管理漏洞,防范經營風險,促進提高管理水平。要積極探索境外企業審計的有效方法,認真研究境內外會計制度、稅收政策及外匯管理等方面的差異,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

  八、全面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為客觀評判中央企業負責人的經營業績和經濟責任,企業要按照《中央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令第7號)等有關規定,認真組織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一要認真做好各級子企業和重要業務部門負責人任期或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做到未經審計,不得解除經濟責任。二要通過經濟責任審計,明確經營管理人員的經濟責任,做到審計不合格,不得兌現效益年薪。三要積極探索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方法,做到財務審計、績效評價和責任評估相結合,科學評判企業經營者經營業績和經濟責任。

  九、認真做好企業財務決算審計工作

  中央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按照財務決算審計工作相關要求,根據企業內部分工做好本企業財務決算審計工作。一要認真組織或參與承擔財務決算審計社會中介機構的選聘工作。二要做好對企業財務決算審計質量評估,加強對中介機構審計程序的監督和檢查,保障審計質量。三要加強與中介機構審計工作的銜接和溝通,充分利用外部審計工作成果,督促企業對外部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四要企業所屬涉及國家安全或難以實施外部審計的特殊子企業,要按照獨立審計要求認真做好財務決算內部審計工作,嚴格按照規定的格式和內容出具內部審計報告,并承擔相應的審計責任。

  十、積極探索內部審計的新領域和新方法

  各中央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加強審計理論和審計方法研究與創新,推進內部審計職能從單純財務收支審計逐步向監督與服務并重轉變,審計方式從事后審計逐步向全過程審計轉變,審計目標從查錯糾弊逐步向內控評價和風險評估轉變。一要結合企業經營發展目標,在強化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和基建工程審計的同時,積極拓展審計領域,推動管理審計工作開展,積極開展采購審計、招標審計、改制審計、預算審計等工作。二要定位于監督與服務相結合,積極探索企業績效審計、風險導向審計,提高審計業務增值能力。三要積極探索創新審計方法和審計手段,探索運用先進的審計理念、方法和技術,推進內控測評和風險評估,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十一、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結果的作用

  審計結果的落實程度直接關系到審計工作的效果,各企業要發揮審計結果的效力,做到審必嚴,責必究,使審計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一要及時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研究處理,總結經驗,完善制度,改善管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二要完善審計整改落實制度,積極開展后續審計工作,對審計意見的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督促有關業務部門或所屬子企業認真整改;對未按規定限期整改的,應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三要研究建立企業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落實經營管理責任,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違法違規、以及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而造成資產損失的,應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四要對審計中發現的涉嫌違法違紀問題,在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基礎上,要及時移交有關部門進行處理。五要推進建立審計公告制度,提高審計的透明度和影響力。要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利用,任期審計結果應當作為企業負責人任期考核、干部任免等事項的重要依據。

  十二、切實履行內部審計工作責任

  為推進內部審計持續有效發展,建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加強審計管理,提高審計工作質量,中央企業各級負責人和內部審計人員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一要建立審計責任追究制度,對于審計人員玩忽職守,出現重大審計事項錯漏、重大線索遺失和對重大違紀、違法事項不披露的或者未按規定履行審計工作職責的,要追究審計人員責任;對于審計制度不健全,未按要求開展審計業務的,應追究企業負責人和審計部門負責人的責任。二要建立內部審計質量考評體系,公正評價審計人員工作業績,切實保護審計人員的合法權益,提高審計人員工作積極性。十三、建立內部審計工作報告制度各中央企業應根據有關要求定期向國資委報告內部審計工作情況。一要建立定期報告制度。中央企業應于每年3月31日前,向國資委報送本年度內部審計工作計劃和上年度內部審計工作總結。二要建立重大審計事項報告制度。內部審計中發現的重大違法違紀問題、重大資產損失情況、重大經濟案件及重大經營風險等,應當及時向國資委報告。三是對提拔到企業總部領導崗位上的子企業或重要業務部門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結果,應當向國資委報告。四是審計部門負責人變更,應當向國資委備案。加強對中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是出資人履行職責的重要手段。各企業要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確保內部審計工作有效開展,逐步形成“事前參與、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的內部審計工作格局,推動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國資委將根據有關規定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改進和完善情況組織進行檢查和評估。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二○○五年十二月十一日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