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免費義務教育逐步推行,回鄉讀書一年能省在外半年房租
2004年12月30日,北京房山新星小學,農民工子弟正在做作業。隨著農村免費義務教育的逐步推行,將有更多的孩子回到本地的學校。本報資料圖片浦峰攝
本報訊 3月2日上午,河南商水的李莊小學,陽光透過教室窗上蒙著的塑料布,照在倒
數第二排的張廣浩身上。這個13歲的男孩穿著帶有“耐克”標志的運動鞋和牛仔褲,口音還帶著些“京味”,顯得與周圍的同學多少有些不同。
春節之前,張廣浩還在北京市朝陽區東壩鄉的育英學校讀書,是爺爺張令旗的一個電話讓他回了老家。爺爺在電話中說,“老家上學馬上就不要錢了,現在也只要繳幾十塊錢。”
回老家一年能省1000多
張廣浩的父親張清杰盤算著,如果讓孩子回河南老家上學,一年能節省一千多塊錢,“這比得上原來在老家一年的收入了,等上初中后,實行‘免費政策’了,那不省得更多?”張令旗也算了一筆賬,他的大兒子種了12畝多地,全年化肥所需的費用總共也就1400塊錢左右。
就算在北京,這1000多塊錢也夠張清杰付半年房租。在朝陽區東壩鄉的單店的大雜院里,張家租了一間20平方米的平房,一個月要付170塊錢的房租。
此前在北京育英學校時,張廣浩每學期的學費和書本費在400塊錢左右,如果住得遠些,還要交伙食費和交通費。
在北京,張清杰靠跑車拉土等掙些錢,妻子身體不好,不能出去工作,家里擔子不算輕。
回鄉孩子想在北京上學
盡管張廣浩有些不情愿,但等到轉過年的正月初十,他還是回到老家的小學報到了。據李莊小學校長賈合組說,現在該學校已經從城里回來了16人。他估計,等下學期實行完全免除學雜費時,會有更多的孩子回到老家來讀書。而如果轄區內三個自然村的適齡兒童都到這個公辦學校的話,學校規模估計還得再增加200人。
到新學校已經快一個月了,張廣浩還是非常想回北京。現在每天放學后,他只能直接回家,而在北京時,還可以在學校和同學打乒乓球或者踢踢足球。
賈合組承認,學校還不具備這些條件。現在,李莊小學每個班平均師資不到1.3人,體育、美術、音樂都需要專門的老師,由于經費上的原因,也請不起老師來代課,“因為欠建筑商的錢,有些建好的教室的門鎖著用不成。”
在校長辦公室里,記者看到,“硬件”就是三張凳子,連一張像樣的辦公桌都沒有。
北京學校部分生源流失
而河南省周口地區商水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商水縣實行“一費制”,并已在義務教育階段實行了“兩免一補”政策,對公辦農村小學、初中接受義務教育的家庭經濟困難、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學生免雜費、免課本費、對寄宿生補助生活費。
賈合組說,現在即使不能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六年級每學期也只要繳80塊錢的學雜費和書本費。而且商水縣是河南省級貧困縣,今年秋季學期一開學,就能夠提前享受免費義務教育了。
據朝陽區育英學校校長何家鵬說,新學期開始,雖然有新的學生來報到,但也走了很多學生,其中差不多有100多人是因為老家要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回老家就讀了,占到該校學生流失數的三分之一。
委員回訪
朱永新:我看好這項政策
提案委員認為,教師工資也應由中央財政投入
本報訊 在去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委員朱永新建議,要建立東部、中部和西部三種的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模式,視情況確定在不同地區,中央、省、縣三級誰為農村教育的投資主體。
去年12月,國務院下發通知,對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進行全面部署,支持農村義務教育經費。
對此,全國政協常委朱永新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決定推行的農村義務經費保障新機制的政策非常好,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基本上跟提案內容差不多。
去年提案起到積極作用
新京報: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已開始部署,你覺得去年的提案起了怎樣的作用?
朱永新:現在決定推行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政策非常好,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基本上根提案內容差不多。去年秋季,教育部在給我的回復中表示,在做出這個決定時,考慮了我們的意見。
《新京報》:明年春季,全國農村地區的義務教育都免除學雜費,應該說是向教育公平邁出了一大步。
朱永新:農村地區的孩子能實現免費義務教育,這還只是實現了最基本的教育公平和教育權益。
我們將繼續關注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的教育品質,不僅讓這些學生上得起學,而且要讓他們上好學校。
將繼續關注政策落實情況
新京報:農村義務教育中哪些方面你會繼續關注?
朱永新:我很看好這項政策,對政策的落實還應該繼續關注。有些地方政府不夠主動,這些政策未必會傳達到農民那里去。根據江蘇的經驗,農村地區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的政策都是通過告示,通過媒體讓偏遠地方的農民知道。
從長遠來看,義務教育財政應該由中央財政投入,教師工資這一塊也應由中央財政投入,以防止區域差距過大的情況。
新京報:今年你在義務教育方面還有哪些提案?
朱永新:今年會有個關于教科書循環使用的提案。
除了學雜費,教科書是農民上學最大的開支,如果能循環使用教科書,就能減少農民在教科書上的開支,那將推進政府更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
如果能循環使用教科書的話,不是簡單地把教科書費用免了,而且還有保護資源的考慮,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國有上億學生,用于生產教科書每年就要砍伐900萬棵大樹。
報道回顧
●2005年3月3日,全國政協常委、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向全國政協提交提案,呼吁在農村地區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并重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體制,國家財政和省級財政視不同地區的情況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承擔一定比例的投資。
●2005年12月2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提出了深化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從2006年開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2007年擴大到中部和東部地區;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部門回應
教改經費不能用做還債款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建立新機制資金不可用于其他用途
本報訊 針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實施后,農村中小學可能出現的失學輟學學生返校、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回原籍就讀等情況,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向記者表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須及時準確上報,并提出對策性建議。
而為了讓更多農民知曉新政策,教育部、財政部已印制好宣傳卡片和招貼畫,正在發送到西部地區各縣,保證將宣傳卡發到實施新機制地區的每一個學生手中,將招貼畫在所有農村學校張貼。
這位負責人說,教育部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把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一把手”親自抓。
建立新機制的各項專項資金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開支范圍使用,不得用于償還以往債務,不得將公用經費用于人員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等。對以往一些地方和學校通過收費解決教職工福利待遇的問題,要報當地政府另行統籌解決,嚴禁挪用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專項資金。
為此,教育部要求農村中小學編報本校公用經費預算,學校公用經費的預算、決算、每季度財務報表和代收費使用情況等向師生和家長公示,接受監督。
政策沿革
從農民辦教育到中央“拿大頭”
1985年《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議》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實行三級辦學、兩級管理的體制,即縣、鄉、村三級辦學,縣鄉兩級管理。
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到2000年實現“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農村義務教育主要還是“農村教育農民辦”。
2005年2月,國家宣布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家庭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即免書本費、免雜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初步實現了農村教育政府辦,政府承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占到了80%. 2005年12月,國務院印發通知,實行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2006年至2010年,中央與地方各級財政累計將新增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約2182億元。對西部地區中央承擔80%,地方承擔20%;中部地區中央承擔60%,地方承擔40%;中央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適當兼顧東部部分困難地區。
從2006年春天開始,近4800萬西部農村的孩子和部分中部地區的孩子享受了完全免費的教育。
2007年春季,全國所有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都將免除。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郭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