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發展又一歷史轉折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2日 22:12 中國產經新聞 | |||||||||
撰稿/楊蒙 2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稱“若干意見”),這份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全面闡述了當代新農村建設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是未來農村發展的歷史轉折點。
這個綱領性的文件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等五個方面,提出了發展新農村的具體要求。它標志著中國農村建設已經從追求效率到追求公正,從關注生產到關注消費,從生產關系變革向發展生產力,促進上層建筑完善等方面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改革開放以后,農村問題主要集中在生產關系變革方面。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與鞏固,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生產效率的提高。 落實若干意見,是考驗執政黨執政能力的重要標志。隨著農村人口的不斷增加,土地供應將會越來越少,如何進一步完善農村承包責任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是擺在政府面前的主要難題。 中國20多年的農村改革,重點主要集中在生產關系層面。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不斷完善,農村的生產關系逐步穩定下來。但是,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經濟發展速度相對緩慢,農民的收入增長越來越困難,農村發展問題再次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上世紀后期,中央的“一號文件”主要集中在農業增產增收上面,通過各項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增加糧食生產,確保中國的糧食供給。這種單純依靠解決農民收入問題的措施和思路,已經不能滿足廣大農村地區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根據若干意見,今后農村的發展除了鞏固現有的生產關系,通過加大財政收入轉移支付力度,快速提高農民收入之外,還必須采取切實措施改善農村的社會結構,增加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提高農民的精神文化水平,鼓勵農民參與到中國的民主政治進程建設中去,通過完善村民委員會制度,落實農民的各項權利。 土地所有制問題,是當代農村生產關系中最核心問題。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經營的最基本表現形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農村的土地制度和土地經營制度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土地農業耕作收益的相對減少,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農業生產。針對這種情況,有些基層政權機構通過協商的方式,將農民承包土地集中經營,還有些地方出臺集體所有制土地轉讓規定,確保農民的利益不受損害。 但是,這些規定雖然能夠緩解集體所有制土地使用中存在的現實矛盾,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土地經營與開發中隱含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的若干意見從尊重農民的意愿入手,強調了維護現存生產關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總之,中國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而穩定生產關系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探索符合農村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是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