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滕曉萌 北京報道
不管鄭志榮走到哪一張桌前,旁邊都會響起竊竊私語聲,有人會爭著向桌子另一頭的北京企業代表介紹:“這就是中馳的老板!”
盡管鄭志榮一再表示,自己只是中馳財團的一名董事,這次只是代表財團來到北京考
察,具體投資意向還要向董事會匯報,但是,這絲毫不能減弱北京國企代表和北京產權交易所(下簡稱北交所)下屬會員們的熱情。
在他們眼中,“中馳”兩個字足夠說明一切:中國第一家民營財團、溫州最大的財團、曾經因為涉足房地產行業而被稱為“炒房團”的升級版、旗下可運作的資金“據稱超過30億”。
在2月25日的北京,“溫州”這兩個字同樣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投資北京——溫州企業投資洽談會”和組團來到北京的40多名溫州商人,人未到,外界就已紛紛傳言,在“炒房”、“炒煤”之后,國企,成了溫州民間資本下一個涉足領域。
“溫州的民間資本被妖魔化了。”在洽談會的開幕式上,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炒國企”的說法相當反感,“以前是找不到好項目做長期投資,現在溫州商人已經把目標轉向實業,北京國企改制項目正是溫州民間資本的一個新出路。”
26日,在溫州團離開北京前,記者了解到,多數企業已經對一個或數個項目有了興趣,而包括興樂集團、浙江群英塑膠有限公司在內的幾家企業,更是留在北京,繼續對項目進行考察。
北交所總裁熊焰說,接下來,還會有一些地方的民營企業以組團的方式來到北京。
而據周德文透露,溫州團的下一站可能是重慶。
北交所:溫州是一個符號
作為全力推進這次活動的組織者,熊焰一直嘗試用各種方法,化解外界對溫州民間資本的擔心。
“溫州民營企業的一些流動資金,過去投到了一些短線項目上,包括房地產和煤礦。但我們覺得這一輪投資國企不具備可炒作性,因為企業產權本質上是短期流動性比較差的商品。”2月25日,熊焰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他對溫州企業毫不吝贊美之詞:“溫州企業是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最有活力、最敢創業的一個群體,代表了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一個潮流和方向。”
事實上,本次進京的溫州團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北交所“請”過來的。
2005年底,北交所在浙江杭州、蕭山、寧波、溫州四地推銷了180多個北京市國企招股項目、中關村高科技及金融資產項目。
據一位知情人介紹,當時杭州、蕭山、寧波三地推介情況均不是很好,唯有在溫州,當地許多企業的老總都參加了項目的推介會,并且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當時有對我們項目感興趣的企業,但是半天的時間太短,大家都沒有辦法細談。”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企業調整部副部長姜永平說。同時,溫州企業對于陌生的北京市場,也心存疑慮。
兩個月后的今天,溫州企業組團進京。
北交所對于溫州商人的歡迎,來自于北京國企改制對于民間投資的渴望。“溫州企業是一個符號,代表著活躍的民間資本,這次活動的本質就是要向全國的民間資本發出一個信號:北京需要民間資本進入。”熊焰說。
在全國城市中,北京的國企改制起步較晚,2005年9月20日,北京市開始新一輪大規模國企改制——292億的資產,156個項目打包推向市場。目前已經有10%-20%的企業進入談判狀態,而北交所的目標是,在半年時間中,完成10%-20%的轉讓工作。
近半年來,北交所煞費苦心、四方出擊,攜包括中關村高科技項目等在內的180個項目在美國、加拿大、日本、香港、上海等地舉辦推介活動,入浙招商,只是其中的一站。
但溫州商人,卻對此做出了最高調的反應。
溫州:北京市場很關鍵
“你知道我們最缺的是什么嗎?”鄭志榮豎起四個指頭,“去年,我們最缺四樣東西,人、錢、土地、電。”
而溫州企業認為,在北京能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25日下午,鄭志榮對北京某企業在郊區的一塊3000畝的土地大感青睞,迅速將其列為自己回到溫州后將向董事會介紹的項目。而他給自己的公司看中的,則是一個汽車新技術項目。
北京市場對于2005年排名溫州百強企業第七、主營電線電纜的興樂集團,有著更重要的意義,其總裁虞文品這一次帶了5個人,包括公司的技術、銷售、投資主管和法律顧問,為整個溫州團之最。
“首先,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要是能進入北京市場,對企業也是提升;其次,北京藏龍臥虎,這對企業的人才儲備十分有利;第三,這也符合我們在全國綜合布點的戰略,我們以前在北方市場是一片空白。”虞文品告訴記者。之前,他已經在江西、安徽等省收購了幾家國企。
25日參與洽談的北京企業中,包括路橋公司、水產公司、城建集團、物資總公司、三元集團等一批知名集團,涉及房地產業、制造業、酒店服務業。熊焰認為,適合溫州企業的可能還是集中在紡織、房地產、機械制造等領域。
當日洽談的溫州商人,基本盡量選擇與自己本身行業相關的項目,而同時推出的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也有多人感興趣。
對此,自稱“溫州形象代言人”的周德文說,“我認為北京不缺資金,所以北京希望從溫州企業這里得到的應該是進行機制轉變,變得更加靈活。”
他總結此行的目的說,“第一,北京是一個戰略制高點,從這里可以輻射到全世界;第二,溫州企業在當地發展受到制約,人均不到三分地,沒有資源,所以必須向外擴張;第三,溫州的民營企業大多從事輕工產業,層次比較低,而且競爭激烈,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關鍵點上,必須發展其他產業,我們鼓勵企業投資高新技術,并且用高新技術改造自身。”
能否借得國企改制東風?
盡管雙方都態度迫切,但是最后能夠收獲多少果實,目前仍然是個未知數。
在洽談會的開幕式上,周德文直陳對于北京的幾點顧慮:民企進入北京國企會否有障礙?溫州企業在其他地方投資時都是和企業直接交流,而北京是由政府主力推動,企業和政府目標是否一致?并購后資源整合、制度改變時會不會出問題?
而這幾點,也是溫州企業普遍存在的顧慮。
“我們是民營企業,你們有沒有一些特殊要求?”25日下午,盡管身經百戰,鄭志榮還是向洽談的第一家企業一張口就提出了這個問題。他的第二個問題是:“你們有多少員工?”
“多了一個政府的中間環節,投資者不能和企業直接對接,確實可能出現信息不對稱,存在一定隱患。”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錢衛清說。
溫州團帶來了由9名律師組成的律師團。“我們現在的主要業務,就是幫助溫州企業把好法律關。”溫州律師團團長、浙江浙南律師事務所主任周慶春說。
事實上,溫州企業對于投資相當謹慎。周慶春表示,本次溫州企業并不像傳說中的“攜百億進京”,“如果談得好,最后的結果可能根本不止百億,但是我們這次來主要還是考察,不會太快確定項目”。
鄭志榮說,對于項目就非常謹慎。“我選擇企業有四個條件:產品生命力要強、資金回籠要快、團隊管理要好,還要我能夠自己控股,如果不能自己控股,前面三個條件再好也不要。”
虞文品也提出,要投資就一定要控股。在他以前投資的國企中,都是“一刀切”,甚至公司都要重新注冊,和以前的企業徹底劃清界線。
但是,在本次北交所提供的國企中,絕大部分目的仍在增資,并無整體出售或者讓出控股權的想法。
對此,北京國資管理者只能力勸溫州企業把目光放長遠一些。
“國企改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北京市國資委副主任龔莉說,“溫州企業不要覺得不能控股就不談了。”
熊焰也表示,“國企改革本身在不斷深化,是多層次的,一般企業三五年就應該進行一次產權結構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