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實習記者 何鵬
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23日說,在"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財政部門將重點從"改善環境、支持改革、鼓勵創新、促進發展"四個方面,不斷完善支持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各項財政政策,確保國有企業經濟運行繼續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一是改善環境。保持財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穩健財政政策。積極發揮財政政策促進擴大
內需,增強消費對企業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為企業運行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二是支持改革。進一步加大對國有企業改革的支持力度,以改革促發展。做好支持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妥善解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問題。
三是鼓勵創新。進一步完善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政策,通過實行增值稅轉型、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等政策,推進企業財務制度改革,營造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的制度環境。
四是促進發展。通過制定實施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引導企業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的生產模式,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支持企業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鼓勵和支持更多的企業成為國際市場競爭的生力軍。昨天,財政部公布了2005年企業財務快報,2005年國有企業實現利潤9047億元,同比增長25%,創歷史新高。但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張承耀研究員表示:"國企改革的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
張承耀認為,國企改革的前提應該是對各個行業到底是屬于競爭性領域還是公共性領域作出清晰準確的定位,在公共性領域,國家可以繼續給予優惠,但在競爭性領域,國有企業要么退出,要么就應該與其他所有制企業采取相同的行為模式,與同行企業進行公平競爭。
"當前理論上和實踐中對這兩個領域劃分還存在一定混亂,許多國企還更習慣于要政策、要優惠。事實上,只有徹底采取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要求的企業機制,國有企業才算是真正具有持續盈利能力。"張承耀強調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