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歐盟擬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稅 > 正文
 

中國鞋歐洲命運裁決進行時 兩周內歐盟做出結論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1日 09:58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周揚 王艷華 實習生 許海量 上海報道

  風聲鶴唳。

  剛經歷了一個全國普遍降溫的周末,已接受歐盟反傾銷調查9個月的中國鞋,聽到了自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傳來的山雨欲來聲。

  “歐盟將對進口自中國和越南的鞋類征收近20%的反傾銷稅。”2月20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歐盟貿易專員彼得·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已收集到“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鞋類出口商正在依靠“政府對該產業的明顯補貼”,以低于國內的售價出售鞋類。

  曼德爾森自信,他的建議“最早在本周將得到歐盟25個成員國中的大多數國家支持,從而得以在4月7日起推行這些關稅”。

  如果一切如期發生,這將成為近10年來歐盟對華反傾銷史上金額最大的一宗,涉及中國1200余家制鞋企業和400多萬人的就業。

  “此前也有25%稅率的謠言,但現在仍未確定。”歐盟對外貿易委員會(FTA)的法律顧問Stuart Newman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

  不過,“目前官方正在接近最后作出決定的時刻,歐盟會在3月9日前完成建議書,然后將提送25國成員。”Stuart Newman介紹說,歐盟將根據簡單多數原則,也就是25國中的13國同意,才決定生效。據他估計,在這個禮拜或者下個禮拜歐盟會做出結論。

  而有跡象表明,4月7日可能并不是最后期限。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一位官員向記者證實,商務部至今沒有收到歐盟的任何知會。這位官員說,“據我們了解,歐盟的內部磋商會持續一段時間,中國國內也會積極應對。”

  仍在積極應對

  “歐盟內部要協調很久,肯定不會那么快執行。”電話那頭,溫州賽納集團董事長陳則美說。

  這家中國最大的勞保鞋生產商對于歐盟的調查并不驚慌。就在2005年11月28日,陳送走了兩個金發碧眼的歐盟調查員。4天的調查時間里,陳除了領著歐盟調查員參觀企業,賽納集團還很配合地提交了相關材料,包括出口退稅資料、每年的訂單等等,“涉及到各個方面,僅僅電子郵件就發了幾個小時。”

  與賽納集團一起接受歐盟調查的,還包括另外3家勞保鞋企業(廣東、江蘇、河北各一)和13家皮鞋生產企業。在這13家皮面皮鞋生產商中,遼寧省有1家,浙江省1家,福建省2家,其余為廣東省企業。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鞋類生產國和出口國。據中國海關今年1月26日公布的統計數據,2005年我國出口鞋69.1億雙,價值184.3億美元,比2004年分別增長17.5%和26%。而歐盟是中國第二大出口地區,2005年出口歐盟9.8億雙,增長20.6%。

  面對逐步失去的市場,2005年7月7日,歐盟委員會應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制鞋企業要求,對中國和越南產的皮鞋、勞保鞋、運動鞋等發動反傾銷調查。

  此后,歐盟委員會派出的調查員兵分兩路:一路在歐盟境內調查鞋類進口商和零售商;另一路遠赴亞洲,對中國出口和銷量居前的鞋類生產企業進行現場調查。

  此后,歐盟前所未有的一次拒絕給予全部13家被抽查的中國鞋類企業以市場經濟地位。

  按照歐盟的有關法律,反傾銷調查立案后最遲不超過9個月要進行初裁,也不排除初裁之前歐盟采取臨時反傾銷稅的可能。面對不利局面,2006年2月8日,8家中國皮面鞋生產企業8日在廣州發起成立“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結束了此前7個月中國企業“單打獨斗”式的應訴局面。

  事實上,為了中國鞋順利的行走在歐洲大陸,中國從一開始就未曾停止抗爭。

  去年年底的12月22日,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案聽證會在布魯塞爾舉行,由中國輕工商會、3家國內鞋革企業代表和相關律師組成的9人“應訴團隊”積極抗辯:中國皮鞋沒有對歐盟產業造成損害。“應訴團隊”認為,中國皮鞋和歐盟制鞋相關產業之間有著緊密聯系,特別是在鞋機、鞋材等鞋類上下游產業鏈方面。

  不到一個月后,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1月10日出使歐盟協商反傾銷事宜,并與曼德爾森進行了短暫會晤。

  緊接著的第二天,高又與代表歐洲進口商利益的FTA進行磋商。后者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高虎城覺得“在WTO的規則下,很難接收這樣一個案例。”

  “有相當多的理由來質疑該調查的合法性。”在配額提升僅僅3個月后歐盟就提出這樣的案例調查,很顯然,這當中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構成對歐盟市場的破壞。并且,在該案例的調查階段,進口僅僅增加了2%。

  全球制鞋產業鏈條上的歐盟

  在針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稅問題上,歐盟并不是鐵板一塊。歐盟內部25國在全球制鞋產業鏈條上的不同位置決定了不同的態度。

  “歐盟鞋業零售商要為成千上萬歐盟的該行業的就業者負責。”FTA的秘書長Eggert先生對記者表達了他的擔憂,“許多工作崗位會因為針對中國的征稅而丟失。繼而價錢上揚,可供選擇的商品會減少,而消費者是最終的受害者。”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如果歐盟成員國通過對中國鞋類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的規定,中國出口歐洲的鞋類產品每雙的成本將被迫增加15英鎊。

  考慮到此,批發零售業發達的瑞典、丹麥和荷蘭等國,并不希望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稅。

  “如果亞洲鞋類漲價,歐盟消費者付出的代價可能比歐洲制鞋商得到的經濟利益要大近10倍。”2月20日,丹麥經濟大臣本特·本特森(Bendt Bendtsen)在寫給當日出版的英國《金融時報》的信中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而德國在紡織和鞋類方面結構調整得比較早,很成功地轉入到價值鏈的上游,“因而對中國產品占領中低端市場并不驚慌。”Stuart Newman分析說。

  但與歐洲進口商、零售商意見對立的,則是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一些南歐國家,本國的制鞋企業面對中國低價產品的威脅時,他們是要求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的最主要推動力量。

  意大利是抵制中國鞋類制品進入歐洲市場最堅定支持者之一。Stuart Newman告訴記者,正是歐洲生產商協會CEC和意大利全國鞋類生產協會ANCI代表生產商向歐盟提起訴訟的。

  “在中國生產一雙皮鞋造價為2.4歐元,比去年還降低了10個百分點。這個價格我們甚至連原材料也買不到。意大利進口鞋子每雙價格平均在22.18歐元。對于中國鞋,歐盟需要采取對紡織品進口一樣的政治手段。”意大利鞋業聯合會主席、全球聞名鞋類產品制造商路易伊諾·羅西明確向記者表示。

  但FTA認為,歐洲公司提供給歐盟的數據并不準確:“意大利制造”的鞋子往往并不意味他們全在意大利生產,大部分只不過在意大利完成最后加工,而鞋底和鞋面是由許多非歐盟國家所生產。

  在紛爭的歐盟25國之外,鞋業巨頭Nike、Adidas、Puma和Reebok正在成為中國鞋業的同盟者。

  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蘇超英解釋了個中緣由:目前,中國出口歐盟的鞋產品許多為OEM產品,歐盟如裁定對中國鞋產品征收高額反傾銷稅,不僅損害中國企業利益,更將損害歐盟鞋業公司和進口商的利益。

  Nike公司在布魯塞爾的政府事務董事的觀點很能說明問題:歐盟運動鞋制造業在20年前就將生產轉移到亞洲,現約70%的運動鞋進口來自中國和越南,歐洲根本沒有運動鞋生產業,不管歐盟采取什么行動,運動鞋的就業崗位不會再回來。

  事實上,歐盟最早打算對產于中國的皮面皮鞋、勞保鞋、紡織面料鞋(旅游鞋、運動鞋等)進行反傾銷調查,但后來,“因為Adidas等生產商的游說,運動鞋一類調查便不了了之”。賽納集團的陳則美說。

  在長長的全球制鞋產業生產鏈上,不同的節點代表了不同的利益。而在歐盟針對中國鞋征收反傾銷稅的漫長時期,這樣的博弈還將持續下去。

小調查
    歐盟可能向中國和越南出口到歐盟國家的鞋類產品征收高額關稅,理由是它們出口到歐盟國家的鞋類產品有“傾銷”之嫌。您認為中國鞋被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合理么:
合理
不合理
說不清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741,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