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長沙工業經濟的腰桿越來越粗壯。據長沙市經委昨日發布的最新資料,去年,長沙工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到143家,比上年增加47家,在億元“企業艦隊”的拉動下,全市工業總產值登上1300億元臺階,同比增長27.3%。
億元企業多少直接影響一個地方工業經濟的實力。長期以來,受基礎薄弱、億元企業規模偏小的制約,長沙工業總量一直在低位徘徊,到2000年,長沙全部工業總產值為620億元
。“長沙工業近三年的跨越式發展,顯現了市委市政府‘興工強市’戰略效應。”市經委主任謝明德說。2002年,長沙正式確立“興工強市”戰略,啟動工業十大標志性工程的建設,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投入,著力培育一批過100億元、過10億元和過億元的企業群,一批企業迅速成長壯大。億元企業數量從2002年的56戶增加到2003年的75戶,再增長到2004年的96戶,每年增加20余戶。億元企業艦隊引領長沙工業一路奔跑,全部工業總產值從2003年的803.5億元到2004年的1006億元,再到去年的1300億元,增速連續三年保持在20%以上,成為長沙工業發展歷史上的最好時期。尤其是去年,長沙規模工業產值實現955億元,接近千億元大關,是2000年的2.89倍。
圍繞龍頭抓產業結構調整,股份制經濟逐漸成為長沙工業增長的新亮點。2001年,長沙市規模工業產值370.53億元,其中,國有經濟120.82億元,占32.6%;股份制經濟150.46億元,占40.6%。到去年,股份制經濟獨領風騷,一路向前,占全市比重高達53.9%,比2001年提高13.3個百分點,直接推動工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出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龍頭企業和名牌產品,新增企業聚集的巨大能量進一步釋放,拉動工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88.38,比上年同期提高10.87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59.85億元,占全省的30%。
伴隨著長沙工業經濟增長,長沙三次產業結構也迅速改寫,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2000年的9.9:37.4:52.7,演變成2005年的7.4:43.1:49.5。2005年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3%、52.8%、43.9%,二產業成為了長沙經濟增長的絕對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