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互換業務將影響匯率價格的形成,最終使外匯衍生產品的價格趨于合理,企業也將因之受益——最大程度地規避匯率和利率雙重風險。
作者:巫燕玲
某大型石油公司財務人員正在為公司一筆利率互換業務苦惱——他們正和一家股份制
商業銀行商談美元利率互換業務。而國內銀行對于利率互換業務并不熟悉,以至推進速度緩慢;更重要的是,銀行的利率互換報價也超過企業能夠接受的范圍。“國內銀行的單邊報價讓企業處于被動的地位。”他抱怨道。
企業的抱怨并非偶然。雖然外幣利率掉期業務已經在企業間開通,但價格的市場化程度還遠遠不夠。
2月9日,隨著央行《關于開展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試點有關事宜的通知》的發布,人民幣利率衍生工具正式誕生。銀行業人士稱,利率互換業務的開展將影響匯率價格的形成,最終使外匯衍生產品的價格趨于合理,企業也將因之受益——最大程度地規避匯率和利率雙重風險。
據了解,人民幣利率互換試點將在銀行間市場試行,銀行代客進行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暫時還無法操作。
三類企業需要利率互換
所謂利率互換,最常見的就是客戶支付的利率由固定轉浮動,或浮動轉固定。即客戶將應支付固定利率的利息,通過銀行轉換成浮動利率的利息,或者反過來操作。通過利率互換業務,企業可以有效管理利率風險,提高資產收益。
例如:A公司發行浮動利率人民幣債券,期限為10年,每年支付一次利息,票面利率為“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40個基本點”。A公司預期未來10年,人民幣利率將呈上升趨勢,如果持有浮動利率債務,利息負擔會越來越重,因此,A公司希望能將其轉換為固定利率債務。此時,A公司可與B銀行進行利率互換交易。通過簽訂利率互換合約,在每個利息支付日,A公司向B銀行支付以4%固定利率計算的利息,從而獲得以“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40個基本點”計算的利息額,用于為所發行的債券付息。通過利率互換交易,A公司可以將其今后10年的債務成本,一次性地固定在4%的水平上,從而達到規避利率風險的目的。
“假如預期利率上升,那么企業可以將浮動利率貸款和銀行換成固定利率,反之,則將固定利率貸款換成浮動利率。以達到規避利率風險之目的。”某國有銀行國際業務部人士解釋。“有利率互換需求的企業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有資產和負債;第二,有固定的流量;第三,企業的資產或者負債期限至少在一年以上。”
上述石油公司財務人士則表示,由于其所在公司主要經營進口業務,均以美元計價,因此需要規避匯率和利率風險。前者主要通過遠期合約和期權,后者則需要通過外幣利率掉期業務,鎖定利息成本,應對美元利率的波動。
某國有商業銀行廣東省分行國際業務部負責人對記者說,市場普遍認為,目前美元的加息周期仍未結束,所以企業有必要進行美元利息成本鎖定。同樣,隨著未來商業銀行開展的人民幣利率互換業務,也可以讓國內企業享有利率避險服務。
價格尚待市場化
對于企業來說,利率互換業務最關鍵的一點,是如何與銀行協商合理的利率水平。某國有銀行業人士承認,目前的外幣利率互換確實存在銀行單邊報價的問題,對此,他建議,企業可以通過比較各家銀行的報價,選擇最合適的利率水平。不過,據記者了解,在目前的外幣利率互換市場,各家銀行的報價相差無幾。
這是因為目前外幣的利率互換業務,都是國內銀行接到客戶的業務后,到國際市場上操作所得到的價格。而將來國內實行的人民幣利率互換業務定價,則主要取決于國內銀行間市場的交易狀況。因此,企業應該有一定的選擇余地。
他表示,目前由于人民幣利率市場化還不完善,人民幣利率互換價格不可能一下子市場化。此外,人民幣利率互換還存在遠期定價的問題。由于市場上還沒有完整的收益率曲線,人民幣利率互換缺乏可作為定價參考的基準利率,“所以,該利率定價還有待市場的認可。”目前,這項業務剛剛開始,隨著市場的逐步成熟,這一問題有望解決。
推進外匯衍生品定價
業內人士表示,“利率互換業務一方面可以讓企業規避利率風險,反過來也將影響匯率價格的形成,最終外匯衍生產品的價格將趨于合理,從而幫助企業在匯率和利率風險上能夠最大程度上規避風險。”
他解釋說,人民幣利率互換業務將打通金融衍生品市場,使匯率避險產品定價更市場化,比如對遠期結售匯以及貨幣掉期業務價格都將產生影響。
其實,在人民幣匯改之后,央行推出的不涉及利率互換的貨幣掉期業務一直做不起來的原因,就在于利率非市場化。
上述人士透露,貨幣掉期交易價格是根據本外幣利率預期、產品風險等級和利率平價公式得出的,而由于人民幣利率未市場化,利率難以預期,銀行一般采用當前人民幣收益曲線預測。這樣推算出來的掉期交易價格并不合理。而利率互換可促進利率市場化,使掉期價格更趨合理。
事實上,自從央行推出人民幣做市商制度以來,遠期結售匯的價格已經合理了很多,銀行間也多了價格選擇余地。而利率互換業務將使遠期產品的價格更加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