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中藥出口的兩大亮點和一大隱患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8日 15:48 中國經營報

  作者:劉張林 來源:中國經營報

  據海關統計,至2005年11月底,我國中藥出口總額已達到7.34億美元,超過了2004年全年出口7.12億美元的規模,同比增長15.06%。2005年全年中藥出口超過8億美元已成定局,由于冬蟲夏草的出口未能統計在海關數據中,2005年中藥實際出口突破了10億美元。

  中藥出口跑贏“大盤”

  據統計,中藥材出口3.38億美元,同比增長7.76%,占中藥出口總額的46.05%,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3個百分點,這說明中藥產品出口結構有繼續向深加工方向發展。中成藥出口1.3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71%,占中藥出口總額的18.26%。提取物出口繼續強勢增長,總額達2.26億美元,同比增長31.07%,占中藥出口總額的35.69%,比2004年同期的31.35%提高了4個百分點。

  而在出口價格上,也呈繼續增長的態勢。1月~11月中藥出口總量的增速低于出口總額增速近3個百分點;2005年平均每噸出口價格為2802美元,比2004年同期2726美元增加了80美元。

  對主要市場的出口均有增長。對亞洲出口4.92億美元,占出口總額67.03%,同比增長14.97%。對歐洲出口1.09億美元,同比增長23.76%。對北美洲出口0.96億美元,同比增長5.06%。對非洲和對拉丁美洲的出口也有較大增長,對拉丁美洲出口0.155億美元,增長33.85%,對非洲出口0.121億美元,增長25.52%。中國香港、日本、美國、韓國、德國、越南、中國臺灣、新加坡、印度、法國十地名列中藥出口排行榜前10,其中對中國臺灣地區和對法國的出口增長均超過了60%。

  新秀興起,出口格局有所變化

  在中藥材出口方面,傳統的外貿公司經營陷入困境。曾經的中藥材出口“大哥大”公司正面臨著國內同行競爭的巨大壓力,如美康中藥材出口總量增長了12.48%,但總額卻下降了0.05%,平均價格下降了11.14%。受越南中藥市場增長的拉動,處于廣西中越邊境的寧明縣邊境小額貿易公司出口全面增長,數量增長40.39%,金額增長40.96%,出口總額接近美康中藥材的兩倍,已連續3年穩居中藥出口總額的第一名。

  在中成藥出口方面,北京同仁堂在保持了5 年的20%高速增長后,2005年進入盤整期,出口與2004年同期持平。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主管外經貿的丁永玲副總經理認為,同仁堂仍在以老品種打天下,如在今后不能研發新的品種進入國際市場,要想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將十分困難。

  在推動中藥進入國際市場方面,天津天士力連續幾年花大量時間研究國際市場以及主要國家的藥品管理,研究適應國際市場的營銷模式,他們的艱難探索帶來的收獲就是其產品——丹參滴丸已成功在俄羅斯和越南通過了藥品的注冊。2005年天士力的出口已穩進中成藥出口10強之列。

  提取物的出口競爭仍然十分慘烈,我們作為原料供應商所處的被動地位一直未有改觀。產品的差異性不大,研發力量不強,單純依靠經營規模取勝的公司在2005年遭遇極大的困難,寧波綠之健、四川協力、湖南九匯等出口下降。

  標準之爭成中藥出口的一大隱患

  2005年,中藥的國際標準之戰也在悄悄地展開。

中韓、中日之間的中藥安全性標準之爭已進入到臺前。

  韓國80%左右的藥材依賴于從我國進口,很多的韓國商人到我國的安國等藥市甚至直接到產地進行藥材收購和加工。2005年,韓國

食品安全衛生廳在考慮兩國產業界的意見后,又發布了藥材中的重金屬與農藥殘留新標準,新的標準將在2006年上半年正式實施,這勢必將對兩國間的中藥材貿易造成重大影響。

  在日本,有關中藥材的重金屬與農殘新標準由日本生藥制藥協會首先主動提出并實施。日本的新標準將原先人參等3個中藥材的有關標準推廣到14個中藥材品種,并影響到含有這14個中藥材的300多個中成藥對日本的出口。新標準勢必會影響到今后中藥對日本的出口。國際上中藥的標準之戰已給我國的中藥產業和中藥出口帶來嚴重的挑戰。

  總體而言,國際市場對中醫藥的需求呈上升態勢,一些新興市場開始帶動出口增長。2006年,我國中藥出口仍將有較大的增長,并將在今后的若干年內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增長態勢。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