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中國零售業的期待與突圍 民族商業為主體是趨勢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8日 15:35 中國經營報

  作者:葉文添 來源:中國經營報

  編者按:截止到2005年底,全球最大的11家商業流通集團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市場。如何抵御外資凌厲的攻勢,不使內資的競爭力下降,成為2月11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零售業高峰論壇”內資零售企業議論的主要話題。

  記者觀察 中國零售業遭遇“圍城”

  外資零售企業正以“加速度”進軍中國內地零售業,如何與“狼”共舞,已成為中國內資零售企業面臨的一道必解命題。

  “2005年

商務部共批準了1027家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合同利用外資18 .16億元,開設店輔1660個。從批準的商家數來看,這是過去12年總和314家的3倍。外資進入中國已經呈現一種快速增長的勢頭。”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2月16日在上海舉行的“2006年中國
零售業
高峰論壇”上對外界宣稱。

  從2005年開始,我國商業領域的開放已經全面取消地域限制。外資企業主要圍繞“開店數量、股權和地域”這三個方面展開“圈地運動”。

  首先,股權開放,會出現部分獨資的外資零售企業,外商還會有選擇地與中國有價值的內資企業合作;同時,在一些重點城市外資加快開店速度,德國的麥德龍宣布,在中國的店鋪數量將增加50%以上。沃爾瑪也宣布,在未來3年內,每年將新增10家以上店鋪;此外,外資企業會加快進入二線、三線城市,在這些城市迅速形成區域性的連鎖。

  在外資商業企業“大軍壓境”面前,本土商業企業已經普遍感到空前的競爭壓力與生存危機。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繁華商業地段,外資企業的商場“拉走”了大批客流,一些城區的商業地段改造,也不得不依賴引進著名的外資零售企業,才能提升商區檔次和人氣。據了解,目前商業競爭日趨激烈,外資企業異軍突起,某些地區商業網點規劃的無序導致競爭加劇,去年全國連鎖百強中有一多半企業利潤下降。曾躋身2000年全國百強連鎖企業的北京城市之光、福建華榕等超市則在去年倒閉。

  綜觀全局,中國零售業償債能力太低、債務成本太高也制約了企業的發展,為外資零售業的長驅直入留下了空間。從3家國外著名零售商——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和3家排名前列的中國零售企業聯華超市、華聯超市、北京華聯的長短期借款對比中,中國企業長短期負債總數明顯高于國外企業。中國銷售前10名的超市和中國連鎖百強的毛利潤率,分別是12.8%及11.95%,而國外平均是20.56%;前10名超市和連鎖百強的凈利潤率,分別是1.77%及1.32%,而國外平均是2.22%。

  “一方面,國內企業還沒來得及在保護期內享受切實的保護措施;另一方面,外資企業已馬不停蹄地在中國零售市場攻城略地。目前,外資零售巨頭已在中國形成領先優勢,今后3~5年內將是其在我國大舉擴張、聯合、兼并和重組的關鍵時期。按照現在的發展勢頭,不到5年,外資零售業將掌控我國的流通主渠道。”蘇州大學商學院教授孫永正對記者表示。

  而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汪亮則認為:“中國零售業正逐漸成為

中國經濟的晴雨表,開放零售業利大于弊。中國零售業不可能節節敗退,而是會取得更快的發展。外資零售企業主要瞄準大中城市,并主要集中在連鎖超市、大賣場、專賣店等主流業態,難以涉足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他說,未來的中國市場將是外資連鎖、民營和國企“三分天下”局面,“中國的商業依然是以民族商業為主體的市場結構。”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84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