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創新能力不足成中國經濟軟肋 靠引進技術不可能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7日 00:00 中華工商時報

  記者 李濤 16日北京報道

  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陳清泰在國資委研究中心的專題演講中談到了對企業創新的看法。

  大好形勢下的隱憂

  陳清泰首先談到了大好形勢背后的隱憂:近二十年,大公司紛紛收縮業務范圍,賣掉非核心業務,把實力集中于主業,著力創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構造了一個又一個巨無霸式的跨國公司,使全球產業集中度空前提高。而在中國,通過拼湊把企業做大,相對比較容易。但是要脫穎而出,產生以核心技術為支柱,具有全球意義的產業鏈的系統繼承者和關鍵技術、關鍵零部件的提供者,還有極大的難度。中國企業的弱點不僅在于產業規模、市場占有,重要的是以技術創新和品牌為代表的軟實力的不足。

  可以說,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已經成了

中國經濟的軟肋;這也是中國經濟實質性提高國際競爭力必須闖過的一個關口。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威脅著中國的持續發展。現在,中國是資源消耗大國,但是我們的單位資源平均產出不足發達國家的1/10;中國是世界貿易第三大國,但出口產品中擁有自主品牌和知識產權的只占10%;中國是制造大國,但重要技術裝備主要靠引進;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不斷增加,但是不僅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而且每年要為軟件技術標準向外企支付高額的費用。中國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大國,但是,2004年
中國電子
百強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4.07%,而微軟是28%,英特爾是21.9%,三星是18.8%,諾基亞是14.7%。因此陳清泰認為,不突破技術創新能力的瓶頸,國家的經濟實力和企業的競爭力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而在企業自主創新的問題上,不少企業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技術引進,最終掉進了技術依賴的陷阱,對此,陳清泰說,技術引進可以有兩種模式選擇:一種就是僅為了使用而引進,第二種就是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而引進。由于我們在改革過程中,企業機制上的落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企業在技術引進上肯于花錢,因為它的效益立竿見影。而對消化、吸收卻吝嗇于投入,似乎是遠水不解近渴。橫向上,多家企業重復購買同一技術;縱向上,第一輪引進之后就是第二輪引進,結果是技術費用總量并不少,并沒有完成技術學習的過程,也沒有培育出自己的技術創新力量。因此,企業企圖依賴引進技術來構造自己的核心技術,進而打造國際競爭力,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反思外資的過度引入

  對目前很多地區對外資的大量引入,陳清泰表示應冷靜看待:跨國資本是無根資本,有不可改變的逐利性。資本流入的時候會帶來繁榮,資本一旦流出就有可能帶來災難性后果,F在不少地方一門心思引進外資,給他們超國民待遇,而對本國企業特別是民營資本的發展關注不夠,政策遲遲不能到位。殊不知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需要形成內資和外資企業平衡的機制,企圖完全依賴外資構造一個長期穩定的經濟結構是不現實的。如果我們不能在引進外資中利用外資企業的溢出效益,培育出本地有競爭力的企業,那么我們不僅不能持續的分享經濟全球化的利益,而且今天的繁榮可能就是日后的悲哀。

  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由于目前技術創新存在很多不確定性,而且創新成果又非常容易被盜版、流失,使得技術創新所要求的環境、條件比其它投資要苛刻得多。因此陳清泰指出,創造有利于技術創新的環境條件,最重要就是通過實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機制。而環保法律、技術標準、安全衛生法規、市場準入門檻等等都是政府推進技術進步的有效措施,只有使成功的技術創新能安全的獲得應有的高回報的政策環境,企業才會把技術創新作為提高市場競爭力的主要途徑,才有技術創新的持久動力。

  與此同時,支持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有調查顯示,即便在大型企業十分強盛的美國,技術創新83%的成果仍然來自于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產權清晰、機制靈活、市場嗅覺敏銳、勇于冒險,有利于分散風險,這些特制使它們成為技術創新的一支生力軍,但是中小企業是企業群體中的弱者,很多科技企業創業者有創意、有知識,但缺乏資金和商業運作經驗,政府的政策扶植和培育專業化、網絡化的服務輔導體系是提高成功率必不可少的條件。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區應該成為中國技術的亮點,應該為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多貢獻。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7,38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