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為公共財政建設勾畫路線圖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5日 15:50 《經濟》雜志

  文/高培勇

  這篇短文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時候,我們剛剛進入了“十一五”開局之年。在這樣的特殊時刻,我們最應當、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規劃好未來五年的發展前景。

  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
劃的建議》,用相當濃重的筆墨論述了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的重要性。在其中,以公共財政建設為主要內容的財稅體制改革是主要線索之一。剛剛閉幕不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具體部署2006年改革任務的同時,提出要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的突破的部署。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就是以推進公共財政體制建設為重點,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筆者得到的總體感覺是,在今后的5年以至更長的時間,中國財稅體制改革將面臨一場加快公共財政建設的攻堅戰。

  說到公共財政建設,不能不聯想起有關它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推進狀況。如果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算起,我們圍繞公共財政問題而進行的探索已經有了20多年的歷程。在此期間,公共財政一詞由生疏新奇到耳熟能詳,從經濟學界的書齋步入決策者的視野并走進了普通中國人的生活。應當說,我們花在公共財政理論探索上的時間精力不可謂不多,我們在公共財政實踐層面的推進速度不可謂不快。但是,同理論探索的日益深入和實踐層面的迅速推進頗不協調,迄今為止,我們還不能清晰的說明:公共財政或者說公共財政制度究竟是什么樣子的?

  既有的研究告訴我們,說到底,公共財政是一種制度安排。只不過與以往有所不同,它是一種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非滿足其他別的方面需要)為主旨的財政制度安排;與之相對應,公共財政建設是一場制度變革。只不過與以往有所不同,它是一場以公共化(而非以其他別的什么東西)為取向的財政制度變革。既然是制度安排,那么對于公共財政問題的探索,就不能滿足于抽象分析,一味地搞所謂概念辨析。而須跳出理論的紛爭,直奔制度設計——將理論研究深入到制度設計層面,并以制度設計為最終歸宿;既然是制度變革,那么對于公共財政建設的推進,就不能停留在就事論事階段,做狹隘的理解。而須脫出微觀的局限,放眼于宏觀棋局——將其提至整體性或根本性的財政制度變革高度,而不拘泥于某一側面或某一角度的局部調整。

  既有的研究還告訴我們,公共財政并非完全意義上的舶來品,而是我們根植于中國國情,以海納百川氣魄汲取人類社會文明成果并將兩者有機融合的產物。從典型市場經濟國家那里,雖可以拿到一整套有關公共財政的理念、規則甚至成型的制度安排,但非典型市場經濟的國情不容許我們照搬現成的東西。那樣做的話,難免以偏概全,水土不服,搞成“夾生飯”。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財政制度走向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財政制度,固然是我們改革的方向,但畢竟要從現實起步。由現實逼近目標的過程,沒有現成圖紙,亦不能一蹴而就。其間的漫長距離,要由我們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逐步拉近。

  這實際上告訴我們,要推進公共財政建設,特別是在以更大決心、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背景下加快推進公共財政建設,坐而論道不行,空談理想不成,鉆進象牙塔內搞所謂的純學問也難成大器。惟一恰當的選擇,只能是腳踏實地,潛心摸索,將思想付諸實踐,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公共財政建設施工方案。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一個融理論與實踐、理想與現實為一體的通向公共財政建設目標、標識公共財政建設方向的“路線圖”。

  勾畫這樣的路線圖,當然并非易事。但作為一項重大改革工程中的制度設計,無論如何我們必須著手去做。而且作為專門從事財經理論研究的職業工作者,不管怎樣這也應當是一項我們責無旁貸的重要工作。

  記得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同學們時常議論的話題,就是怎樣才能算得上一名合格的財經專業畢業生?答案當然是各種各樣的。但其中大家頗為認同的一種答案是:可以設計各自專業領域的財經制度。比如,學會計的,要能設計會計制度;學企業管理的,要能設計企業管理制度;學統計的,要能設計統計制度;學金融的,要能設計金融制度;學稅收的,要能設計稅收制度,如此等等。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在“

十一五”時期,我們必須拿出一份既可標識公共財政建設方向、為公共財政建設導航,又可刻畫公共財政建設進程、揭示公共財政建設成果的有關中國公共財政建設的“路線圖”。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