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撰文分析稱西方經濟模式在中國行不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4日 08:43 新華網 | |||||||||
新華網消息 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撰文指出,以礦物燃料為基礎、以汽車為中心、充斥著一次性物品的西方經濟模式,在工業國家已不再行得通,在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也不會行得通。保持21世紀初的全球文明,取決于向以可再生能源為動力、實行交通運輸多樣化的可循環經濟轉變。為保持經濟增長,就要建立新型經濟。 以礦物燃料為基礎、以汽車為中心的西方經濟模式行不通
英國《衛報》網站1月25日發表了長萊斯特·布撰寫的這篇文章。文章說,西方經濟模式——以礦物燃料為基礎、以汽車為中心、充斥著一次性物品的經濟——在中國將是行不通的。如果在中國行不通,在印度也不會行得通。估計到2031年,印度的人口甚至會比中國還多。西方的經濟模式在共有30億人口的其它發展中國家,也不會行得通。在日益融合的全球經濟中,所有國家都在競相爭奪石油、糧食和鐵礦資源,現行的經濟模式在工業國家也不再行得通。 該是實施B計劃的時候了 文章認為,保持我們21世紀初的全球文明,取決于向以可再生能源為動力、實行交通運輸多樣化的可循環經濟轉變。慣常的經濟——A計劃——已無法使我們實現長遠的目標。現在到了實施B計劃的時候了,現在該建立一種新型經濟了。西歐的風電場、日本的太陽能屋頂、美國迅速增加的油電混合型汽車、韓國大面積植樹造林以及自行車在阿姆斯特丹大街小巷大顯身手,已經讓我們模糊地看到了新型經濟。為保持經濟增長,就要建立新型經濟。 文章說,在這種經濟調整過程中,隨著全世界努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對石油的依賴,最大的挑戰將來自能源方面。在過去5年里,石油和煤炭的產量每年分別增加2%和3%,而風能和太陽能每年增加30%左右。從礦物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資源的轉變正在進行中,但不幸的是,轉變的速度還不夠快,不足以穩定氣候和減緩石油資源枯竭的速度。在新型能源資源中(包括風能、太陽能、地熱和小型水電站等),風電場發展得最快,預示著新型能源經濟的前景。歐洲在風力發電方面走在世界最前列,它正引領世界進入風能時代。在歐洲,風力發電量足以滿足大約4000萬人的生活需要。歐洲風能協會預測,到2020年風力發電可以滿足大約1.95億歐洲人的生活需要。1.95億人大約是歐洲總人口的一半。風能領域之所以發展迅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資源充足,成本低廉,用之不竭,分布廣泛,潔凈而且對氣候有利。其它任何能源資源都沒有這么多優點。美國有足夠多的風能可以滿足電力的需要。美國的風能發電量去年增加了35%,隨著天然氣價格日益上漲,對開發風能資源領域的投入大幅增加,風能發電量猛增。在中國,單單是風能發電量可能很容易就能達到目前發電量的2倍。 增加對破壞環境的活動征稅 文章指出,改變全球經濟的關鍵是調整國家的稅收制度。有效的辦法是,降低所得稅、增加對環境造成破壞性活動的征稅。歐洲在這方面迅速取得了進展。歐洲國家對一些給環境造成破壞的活動征稅,譬如二氧化碳排放稅、垃圾稅和市區行駛稅等。1999年德國實行了一項四年計劃,系統地改變了稅收制度。到2001年,該計劃使耗油量減少了5%。它還加速了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到2003年僅風能行業就創造了大約4.54萬個就業機會,估計到2010年這個數字將增至10.3萬。2001年,瑞典實施了一項新的10年稅改政策,目的是將300億克朗(約合22億英鎊)的所得稅收入改以各類環境稅征收,其中大多涉及交通,因為汽車稅和燃油稅都大幅提高了。有些城市車多為患,因此政府通過對所有進入市區的車輛征收很高的“交通堵塞稅”來緩解城市里交通擁堵的問題。倫敦把對進入市區的車輛征收的“交通堵塞稅”用于改善公交系統。其目的是完善倫敦的交通系統,以緩解擁堵的情況,減少空氣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強機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