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追趕中國經濟印度企業亮王牌 兩種模式誰更成功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3日 10:45 民主與法制時報

  短期內,中印兩國不同的發展模式具有互補性,然而,在更遠的將來,兩國的競爭將可能引發爆炸。很難說,中國和印度模式哪種將在10年中更加成功。

  □林穎

  “印度有同中國競爭的雄心,有沒有能力則是另外一回事……”曾出版多部關于中國
和亞洲論著的法國思泰達咨詢公司負責人之一坎·沃拉費特認為。

  在過去幾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企業界的眼睛都盯著中國。但是,最近,注意力已經轉向印度。印度追隨中國,也正在成為一個經濟巨人。印度企業正全力向西方競爭對手展開進攻。

  雖然米塔爾鋼鐵公司為一印度人所領導,但它卻是一家歐洲公司,他希望控制盧森堡的阿賽洛鋼鐵集團一事已經談妥。盡管如此,當拉克希米·米塔爾公開報出其收購價時,整個印度都在為之歡呼,向這位“米塔爾之王”致意。

  2月20日,法國總理希拉克前去訪問的國家印度,因為和北京一樣,德里已變得不可繞過。一名觀察家指出:“沒有人再提出是否應該去那里的問題。大家都前往那里。”

  兩種模式誰更成功?

  高盛公司的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計算機模式,輸入數據包括人口變化、技術轉讓、

匯率調整等因素,然后把巴俄印中四國在今后半個世紀里可能的業績跟G7集團可能的業績進行比較。高盛公司預計,未來40年中,以每10年經濟增長翻一番計算,中國和印度將分別成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強國,中印兩國已聚集全球二分之一的勞動力和二分之一的消費者。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有好幾個原因,最明顯的是因為,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已經趕上來了。印度現在的經濟增長率是8%,略低于中國,但以發達國家的標準來衡量當然就非常快了。

  兩國遵循的完全是不同的經濟模式:中國鼓勵內部投資、重視基礎設施項目;印度鼓勵國內公司利用國內和國外的市場機會。中國吸引的投資肯定多得多,但是,在基礎設施方面投資過度,導致國有銀行出現大量壞賬。中國仍將是“世界工廠”,印度將在技術和服務業領域樹立威望。中國將繼續出口成批生產的T恤衫,印度則出口貴重的刺繡品和其他裝飾布。印度企業獲利較大,銀行系統較為健康,但中國將吸引較多的投資。

  印度的企業界認為,中國和印度是互補型經濟。這并非外交辭令,他們不愿爭搶同一塊蛋糕。雙方都從對方的潛力中受益。比如,印度制藥業有很強的競爭力,印度將加強其實驗室研究,并將藥品生產工作交給中國完成。這是一種相輔相成的經濟,并已經開始運轉。中國自2003年起就已經成為印度出口第一大國,雙方貿易在不斷加強。

  印度趕超中國有哪些王牌?

  經濟增長的印度不缺少王牌,其股市發展狀況良好,其職工都會說英語,其26萬工程師每年都要接受培訓,以致班家羅爾如今集中了比硅谷還多的優秀人才!僅2005年一年,就有諸如微軟公司、諾基亞公司、摩根-弗萊明資產管理公司、英特爾公司和思科公司這樣的跨國公司投資80億歐元落戶印度。

  就印度而言,在英國,印度大公司購買海外企業的奇跡是,英國第一食品公司去年把它的茶葉生意(包括其Typhoo品牌)賣給印度Apeejay Surrendra集團。預計,印度公司不僅會成為美國和英國公司的大買家之一,而且印度資金還會成為發達國家的資產投資。

  印度企業去年在海外的并購業務達到136起,總金額為35億歐元。維普羅公司一副總裁預言:“這還沒有結束。”他解釋說:“我們還想進行一些收購,主要在法國和德國。這是融入當地市場、打開銷路和獲取新技術的最快捷手段。這是游戲規則。”

  在信息技術領域,中國在硬件設備上非常強,印度則是世界最大的服務和軟件大國。同樣,中國在大眾

紡織品領域無人能比,可是印度則在品牌成衣和裝飾面料方面略勝一籌。

  印度將增加1.26億勞動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將受過很好的教育,并精通英語。印度將可以靠眾多的工程師、研究人員和信息技術人員加快經濟增長,并可輸出人才。

  印度人認為世界已經變成其活動的場所,他們留心給自己在海外謀得足夠的位置,為其巨大的國內市場飽和后做準備。法國的印度雇主代表拉梅什·穆利耶堅持說:“我們的企業想要成為世界領軍企業。他們前來這里,是因為他們有信心。”他還預言:“5年后,我們的經濟將全速運轉。你們看著吧!”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4,6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