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2006投資走勢的六大因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3日 10:40 《中國投資》 | |||||||||
○ 馬鳳桃 2006年作為“十一五”規劃的啟動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也是國家大力提倡節約能耗、減少污染、建設和諧社會、讓老百姓最大限度分享經濟快速增長成果的年份。
在大力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更多地圍繞消費需求發展經濟等政策取向的引導下,2006年產業投資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在此我們將對今年投資有影響的國內因素逐一加以分析,讓投資者更清晰地判斷2006年的投資形勢,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因素一:人民幣匯率 在對投資有影響的各種因素中,匯率無疑是牽一發而動全軍的重要因素。而人民幣去年進行的匯率機制改革,也為今年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埋下了伏筆。 安邦咨詢公司分析師張巍柏預計2006年人民幣將進一步升值。他認為,以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至今為止已有顯著升幅,證實了央行的“參考”一籃子貨幣政策較單一盯住一種貨幣或與一種貨幣掛鉤的方式為佳。 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師龔方雄預計,即使出現強美元情況,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仍將繼續上升;若美元轉弱,人民幣兌美元則將出現顯著上升。總而言之,各個基本經濟因素仍然利好人民幣進一步升值。 龔方雄認為,從根本上講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依然巨大并且在增長:即使在人民幣首次升值之后,中國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貿易及經常項目盈余仍創新高。2005年的經常項目盈余預料將超過1500億美元,是2004年的2倍之多。受此影響,中國于2005年前9個月的外匯儲備增加1591億美元至7690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的近50%),僅次于日本。同時,大量外匯流入推動國外凈資產總額上升亦令央行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受到嚴重制約。 在張巍柏看來,匯率對投資的調節作用是通過影響進出口、資本流動等實現的。人民幣升值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方面,出口產品的美元價格會上升,削弱我國出口產品競爭力,降低國外對我國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進口產品人民幣價格會下降,相應增加了國內對進口產品的需求,從而引起國內投資的減少。 另外,匯率還會通過資本流動影響投資。匯率變動對長期資本的流動影響較小,因為長期資本流動主要以利潤和風險為轉移。在利潤有保證和風險較小的情況下不致出現大的波動。但短期資本流動常常要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2006年,如果人民幣繼續升值,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將更愿持有以人民幣計價的各種金融資產,因而會發生資本大量流入的現象。同時,投資于匯率較高國家的金融市場可能謀取更多的收益。因此,匯率升值,會增加對金融資產的投資。 因素二:銀行改革 人民幣的進一步升值也將涉及到技術及運作方面的問題,這與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是分不開的。 虎杰咨詢公司張寅指出,近兩年來銀行改革力度明顯加大, 以國有商業銀行股改上市、資本市場股權分置改革、以及短期融資券發行等事件為標志,推動中國金融體制進一步向市場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同時也推動了中國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建設的提升。在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的風險監管體系建立方面,也取得很大進展。銀行的資本約束變硬,貸款的自主性和選擇性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高;在資本補充渠道不通暢的條件下,貸款總量的增長約束也相應增強。 自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以來,貸款增長越來越受到資本充足率的約束。這一約束在宏觀上有兩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一是貨幣供應量增長和貸款增長的關聯性降低,出現所謂寬貨幣、緊信貸的格局。二是銀行資金大量涌入金融市場,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2005年以來貨幣市場利率不斷走低,銀行隔夜拆借利率最低時已基本接近超儲利率0.99%這一底線;第二,銀行資金大量投資于債券市場,使債券收益率不斷下跌。到2005年11月底,商業銀行持有的債券占全部債券托管量的比重已由年初的65%升至71%,債券資產在商業銀行資產中的比重已上升到18%,與此同時,其存貸比卻由年初的74.4%降到10月底的69.16%,這一升降集中反映了銀行通過調整資產結構減少資本需求的經營策略。 從長遠看,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后,大量貸款被剝離出去,銀行的生息資產大幅減少,新業務品種如中間業務等又在起步階段,必然會影響其收入的增加。為防范發生新的不良資產,授信制度、信用等級評價制度將更加嚴格,基層機構的貸款權限將更小,由于眾多的中小企業難以在短期內達到國有商業銀行信貸支持條件,從銀行融資的難度將比以前加大,將間接地影響投資者的投資熱情。 因素三:消費物價 在人民幣匯率變動,銀行改革的同時,消費物價對投資的影響作用也日益顯著。 在張巍柏看來,近兩年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農業稅減免,有力地促進了消費需求較快增長。穩定的經濟增長使人們對經濟前景、收入預期充滿信心,消費信心逐月提高以及2006年開始實行的個人所得稅等利好因素將繼續推動今年消費需求的擴大。盡管消費需求較投資滯后是經濟周期由上升期轉向穩定期的重要特征,但是消費高增長對提高投資者信心和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隨著消費需求的較快增長,必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涌入。 談到對2006年物價形勢的判斷,張巍柏指出向上、向下的壓力存在相似概率。上升因素主要來自資源性產品。一是石油價格特別是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可能使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的波動更接近,形成通脹壓力。二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降低能源等資源性產品的消耗提出了硬性的約束指標,水、電、煤、氣等資源產品的價格改革勢在必行,2006年這方面的改革力度會有所加大。三是地價改革將建立規范的基準地價,確定和協議轉讓最低價制度,提高征地補償標準,也會形成價格上升壓力。土地、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將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從而降低產品利潤率,使投資增速放緩。 價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是產能過剩。前兩年投資產能過剩行業,如鋼材、電解鋁、水泥等產品價格仍將面臨一定的下降壓力;而消費品特別是耐用消費品供過于求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價格存在繼續下降的風險。這些因素也將導致相關行業的利潤下降,投資回報率降低,從而減緩投資增長速度。 因素四: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不僅影響物價水平,也直接對投資產生不小的影響。 談到產能過剩,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認為:本輪周期在經歷了2003~2004年的投資高速增長后,2005年以來產能過剩的問題又逐漸顯現,這在鋼鐵、電解鋁、水泥、煉焦、電石等上游產業以及汽車、電器、紡織等下游產業都有突出表現。 簡單回顧一下改革以來的經濟運行,我們曾有過5次通脹,這5次通脹的傳導機制十分相似:投資盲目擴大,帶動貨幣信貸快速增加,繼而推動上、中、下游價格上漲。 90年代后期以來,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需求約束漸強,在通脹時期過度投資形成的產能受制于需求約束難以充分釋放,形成最終消費需求與產能之間的缺口而導致通縮。比如1996年經濟“軟著陸”后,由于前一時期(1992~1994)形成的過度投資而增加的產能擴大了2倍,而同期的消費只增長了50%,又適逢亞洲金融危機,結果在1998~2002年首次出現通縮。 從中長期趨勢看,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技術和資金約束趨于弱化,項目建設周期逐漸縮短,但買方市場下最終消費需求對投資的約束會越來越強,在我國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并且投資效率不高的增長方式下,由于產能過剩而導致的通縮風險值得警惕,也是未來較長時期內宏觀調控面臨的一個挑戰。 因素五:勞動力成本 在警惕通縮的同時,勞動力成本仍是影響投資的主要因素之一。 多年來,廉價勞動力一直是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的主要原因,但近年來,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在一些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尤其是大城市更為明顯。美國所羅門公司亞洲首席經濟分析師丹·漢納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就指出,“在中國某些地區投資的勞動力成本因素正在消失”。他認為,當中國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以后,勞動力成本會在一些地區、一些行業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對于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在華投資的外國企業感受最為直接。據日本優尼電子公司介紹,該公司1992年在中國深圳投資設廠,當時公司工人的平均工資相當于8000日元,但到2005年已漲到了1.8萬日元。 2006年,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還將逐漸上漲,對于人工成本占比重較大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將直接導致產品的總成本提高,在產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利潤必然有所降低,對投資肯定會產生一些影響。廣東豐泰是美國耐克公司在中國的一家代加工廠,多年來,大多數耐克運動鞋都是由耐克公司下單,豐泰代加工的。但2005年以來,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耐克卻把許多本該給豐泰的訂單下到了越南,不但大規模擴充在越南4個加工廠的生產線,還投資1600多萬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廠,并計劃到2006年底,把越南建成耐克公司最大的海外生產基地。由此可見,勞動力成本是影響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的關鍵因素。 因素六:產業結構調整 在影響投資的因素中,產業結構是左右投資者的關鍵因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張立群認為:2006年農業投資將得到加強,工業投資增速放緩,第三產業投資增速基本保持穩定;同時,煤、電、油、運等國民經濟薄弱環節投資增速加快,大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投資增速明顯回落。 其中房地產投資、城市建設投資仍然有很大空間。在收入和家庭財產增長的基礎上,廣大城市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潛力巨大;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速度很快,也蘊涵著很大的住房需求。總體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空間繼續增長。由于住房開發和人口向城市轉移,對城市建設的需求也變得十分旺盛。目前對房地產業的支持逐步增加;特別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各地方政府建設城市的熱情將比較高。這些因素都會推動房地產投資和城市建設投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在設備更新投資方面仍有較大潛力。在需求約束下,當前市場競爭比較激烈。食品、輕紡、家電、汽車、電子信息等領域產品更新、技術更新速度很快;在民營經濟、外資經濟飛速發展,國有企業體制機制進行一定轉變的基礎上,企業適應市場需求,主動進行更新改造的能力增強。在此背景下,設備更新性投資比較活躍,增長潛力很大。 而能源運輸、社會公共事業投資仍會保持較快增長。由于這些方面的能力仍然短缺,政府在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將繼續擴大,因此這些方面的投資仍會保持較快增長。 由于近年來有針對性的宏觀調控,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得到明顯提高,可持續性也相應增強,而2006年又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以上國內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未來投資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