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學界動態 > 正文
 

改革路徑之爭引發經濟學家第三次學術大辯論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3日 01:24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上海證券報 

  吳敬璉表示,改革中是否存在"泛市場化"和向個別利益集團傾斜,需要進行反思和討論

  隨著改革跨入新階段,各種新老問題漸次浮出,有關改革開放成敗得失以及路徑選擇
的爭論也慢慢涌現,在11日舉辦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年會上,眾多知名經濟學家呼吁,改革行至中盤之際,當前需要對過去進行認真反思,對未來進行慎重細致的規劃。

  這次年會的主題是"新階段------中國改革發展的主要特征與挑戰"。與會專家表示,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擴大等造成的社會矛盾日益加劇,引起了部分群眾對現實生活中消極現象的強烈不滿,現階段迫切需要認真反思改革的成就和不足,以及所面臨的問題和明確今后的方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認為,經過20多年改革和發展,中國整體經濟實力有明顯增強,但在經濟社會體系需要進一步提升,經濟社會改革需要進一步推進的情況下,改革卻存在不少重大缺陷。

  他歸納為四個方面,一是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進展緩慢,如大型國企的股改,壟斷行業的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以及基本經濟資源的市場化配置等;其次是現代市場經濟所必須的法治環境遲遲未能建立;第三點是政府必須提供的教育、基本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有削弱趨勢;最后則是粗放增長方式難以向集約增長方式轉變。

  對于改革的辯論和路徑之爭,吳敬璉表示,現在已是第三次,前兩次分別是1981年到1984年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以及1989年到1992年的十四大。

  "大眾對種種消極現象的廣泛存在感到迷惑不解,甚至強烈不滿;學界人士對其產生的原因作出很不相同的解讀,這是正常的",吳敬璉表示,對于改革中的許多具體問題,包括一些改革做法和措施是否存在"泛市場化"和向個別利益集團傾斜的偏向,需要進行反思和討論。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秘書長王建認為,市場經濟體系由底層的產權體制、中層的市場架構,和上層的意識形態構成,而中國改革的特點和成功經驗就是"從中層切入,隨后進入到底層的產權制度改革"。

  他分析指出,在相當長時期內改革沒有觸動國有壟斷性企業、大型企業以及銀行體系,保持了政局和經濟的穩定,"沒有造成社會動蕩、也沒有中斷工業化發展進程"。不過王建預測,改革的重點將會從市場體系的底層和中層轉向上層,將從微觀轉為宏觀,將從供給轉向需求。

  "未來的改革更加注重創造社會需求",王建強調。他認為改革不應倒退回原有的分配關系,而是要在鞏固產權和微觀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建立宏觀的再分配體制,例如財富轉移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

  談到新階段改革會遇到的主要矛盾時,王建表示,工業化、城市化推進與

能源及環境之間的取舍是根本性的問題,由此政策制定者尤其需要認真反思、慎重規劃。(記者 禹剛)

  專家視角

  要允許利益主體通過合法渠道"說話"

  中國改革已經進入利益調整格局的新階段,必須承認不同利益階層和利益集團的存在。通過法律手段,界定利益,要允許不同的利益主體組織起來,并能通過合法渠道表達自身利益。

  引導民間團體特別是協會和商會的發展,協會和商會要真正成為生產者代表,不能成為"二政府",要培育社會團體參與法律法規修訂的力度,增強他們參與上網、聽證會等征求意見渠道的能力。(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

  改革要解決實際存在的困難問題

  爭論的重點要放在改革的技巧、改革的措施、改革的政策、改革的方針,對大方向,我們要堅持不變。

  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即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下一階段的改革,重點應從當前經濟運行出發,解決實際存在的困境問題,比如國有股減持充實社會保障基金、

醫療改革、三農問題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

  要建立科學的"下情上達"體系

  政府要建立比較科學的民意的反應和民意調查的體系,避免受到網絡等片面渠道影響;對弱勢群體,建立一套更嚴密的社會保護網;"沒有設計好的改革,還不如不改",這是借弱勢群體的問題搭便車,以偏概全。(亞洲

開發銀行駐華代表處副代表湯敏)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