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GDP增幅回落2.5% 長三角經濟在走下坡路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2日 13:55 新華網 | |||||||||
新華網長三角頻道2月12日消息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2月8日,上海市統計局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上海GDP比上年增長11.3%,連續第1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增幅較2004年回落了2.5個百分點。此前公布的江蘇和浙江的統計數據表明,2005年江蘇和浙江GDP增幅較上年也出現小幅回落。 長三角三省市2005年GDP增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這是否意味著長三角經濟正在走
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 “出現回落情況是很正常的。”上海社會科學院博士王泠一認為,“現在經濟基數增大了,速度出現回調是合理的,同時也是上海著手調整產業結構帶來的必然結果! 上海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郁鴻勝也對記者表達了大致相同的觀點,“盡管從總量上看,上海GDP增幅出現小幅回落,但卻標志著上海經濟結構逐步趨于合理,恰好體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特點! 郁鴻勝表示,經過“十五”的五年,上海經濟正朝著輕型化方向邁進,11.3%的增長為“十五”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這一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均高于往年,因為經濟數據中存在的不必要水分在這時被完全擠干了。 與上海情況相同,去年浙江省和江蘇省的GDP增長幅度也出現小幅回落。2005年江蘇省GDP比上年增長14.5%,在經歷連續三年增長后增幅下降了0.4個百分點。浙江省2005年GDP增長12.4%,增速比上年回落2.1個百分點。 南京大學長江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志彪表示,“長三角地區經濟出現回落,主要是國家宏觀調控下了一劑猛藥的結果。長三角的經濟仍處于粗放型經濟增長階段,經濟發展主要依賴土地出租。宏觀調控后,土地數量受到嚴格限制。所以盡管有諸多外資等在政府門口,政府卻沒有土地可以出租了,這也是最近外資流向蘇北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國家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到了戰略高度,長三角地區也在積極探索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轉變,各地開始充分挖掘現有資源,如提升現有制造業能級,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等等。然而,“這一轉變在短期內尚難彌補經濟回落帶來的損失。目前,長三角各地正處于反思和調整的歷史時期!庇豇檮僬J為。 現代服務業領跑長三角 最新公布的上海統計數據,最大的亮點無疑是第三產業的迅猛增長。2005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4588.38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2%。就在不久前,上海公布了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結果顯示,上海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由原來的1.3%、50.8%、47.9%變為1.0%、48.2%、50.8%。第三產業超越第二產業比重,在上海GDP排名中躍居首位。至此,第三產業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主角”已成定局。 對于50.2%的新變化,郁鴻勝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一變化既是近來上海市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昭示出上海在現代服務業領域中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但是,這么高的比例無形中抬高了服務業的門檻,對此,他稍有擔憂!50.2%的增長是上海市政府花力氣的結果,在‘十一五’期間,現代服務業還將繼續加快發展!蓖蹉鲆徽f道。 2005年年初,上海市頒布了《上海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綱要》。圍繞“抓關鍵、聚政策、降門檻、強主體”四個關鍵環節,上海進一步深化完善了重點行業的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舉措,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建設。 目前,中心城區服務業實現增加值占中心城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75%,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約為75%。同時,中心城區依托各自區位優勢,形成了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的局面,如靜安區南京路集聚了智威湯遜、畢馬威等一批國際知名專業服務機構。 據了解,去年上海外商投資出現加快向商貿、物流、廣告、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領域拓展的趨勢,全年第三產業吸收外資合同金額73.15億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比重首次超過50%,達到52.9%。 當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不約而同地被長三角各級政府提到了重要位置,即使如此,各地在現代服務業內部結構也存在差異,如上海在現代服務業建設上更為重視四個中心的建設,而杭州的現代服務業則僅僅圍繞著旅游、居住而展開。 攜手發展現代制造業上海市生產性服務業對長三角三省市工業貢獻彈性為1∶0.918,也就是說,上海生產性服務業每增長1個點,其他地區工業將增加0.918個點。 這是劉志彪提供給記者的數據,“從中不難看出長三角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密切聯系。上海的定位是服務全國,而首先服務的是毗鄰的江蘇、浙江兩省。同時,蘇浙兩省的制造業很大程度上依賴上海的現代服務業! 日前,各地都已明確了未來的發展目標。來自浙江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浙江省三個產業結構從2004年的7∶53.6∶39.4調整為2005年的6.5∶53.5∶40,盡管第三產業比重有所上升,但是第二產業依然穩居首位。與之相符的是,浙江“十一五”規劃草案中把“優農業、強工業、興三產”作為未來五年的總體要求。 江蘇省在其“十一五”草案中提出,未來五年該省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提高高新技術對經濟增長的帶動力,提高傳統產業的競爭力,提高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 作為長三角區域規劃參加者之一的郁鴻勝指出,“明確城市功能定位,將成為‘十一五’規劃中調整長三角產業布局的點睛之筆! 他表示,長三角地區以國際制造業基地聞名于世,但它并不是國際先進服務業基地,因此,浙江和江蘇兩省未來的主業仍將是優先發展現代制造業,提升制造業能級,而上海在擁有現代制造業優勢的同時,也具備了搭建國際先進現代服務業平臺的條件。因此,上海肩負著建設現代服務業平臺和現代制造業的雙重使命。這就是江浙滬三地不同的定位。 在談及一直以來爭議頗多的長三角同構問題時,劉志彪表示,“同構并不需要過多擔心,而由政府行政分割造成的基礎設施重復建設帶來的才是最大的浪費,如公路、機場、碼頭的建設布局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