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與衛生之惑 一次性筷子產業將面臨大洗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0日 11:37 解放日報 | |||||||||
筷子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濃縮代表,古往今來不乏用金銀、象牙、陶瓷、紅木等精貴材質制成的筷子,輔以雕刻、鑲嵌、繪畫等繁復的工藝。而相形見絀的一次性筷子,為何又能長盛不衰? 一次性筷子的國家強制標準,規定了嚴格的衛生指標和技術指標,看似是為一次性筷子的存在正名,實質上是抬高了生產門檻,限制產業擴張,保護森林資源。
年夜飯余香未散,元宵的腳步聲又近了。 從雞年除夕到狗年正月十五,在這場中國人的饕餮旺季里,你可知道用掉的一次性筷子有多少雙?大多數市民對此或許并不關心,然而社會上為這一雙小小筷子的爭論從未平息過。一次性筷子系列國家標準的出臺,激起千層浪后,至今余波未平。 今天,距離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商務部召開的關于一次性筷子系列國家標準的專題新聞發布會已整整四個月。從目前來看,國家標準的出臺,似乎只是給曠日持久的一次性筷子存廢之爭,點了一個“逗號”。 標準出臺,究竟意味著一次性筷子今后可以名正言順地留在國人的餐桌上,還是數量可觀的生產廠家將因門檻提高而被逼退市? 產業與資源之爭 我國每年大約生產450億雙一次性筷子。早在2001年,我國筷子生產企業就達到300余家,直接從業人員6萬人左右。除了生產大國和使用大國,我國還是不折不扣的一次性筷子出口大國。相關資料表明,自2000年以來,我國一次性筷子年出口量一直在14萬到16.4萬噸之間,出口值在1.2億~1.6億美元間。其中,每年向日、韓出口的一次性筷子就達150億雙以上。 在獲取豐厚收益的同時,我們還在用大量的森林資源為一次性筷子“買單”。每年生產450億雙一次性筷子,需要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砍伐大約2500萬棵大樹。而我國森林面積1.34億公頃,僅占國土面積14%左右,森林覆蓋率世界排名121位。按人均計算,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的九分之一,林木蓄積量僅為世界人均的13%。 與此相反,一次性筷子的始作俑者日本,每年消耗250億雙一次性筷子,97%依靠進口。如今日本保持著高達69%的森林覆蓋率,位居世界前列。同時,其每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約有96%來自中國。 一次性筷子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我國的森林資源飽受危機。此時,一次性筷子系列國家標準出臺,無疑帶有抑制資源浪費、緩解森林危機的用意。“一雙筷子”的標準,歷時16年,走過了行業推薦標準和強制性標準兩個階段。業內人士指出,1989年,原林業部頒布了普通衛生筷子林業行業推薦性標準,這是我國關于一次性筷子的第一個標準。隨后,國家有關部門又陸續頒布了精致衛生筷子林業行業推薦性標準、竹質衛生筷子行業標準等。直到去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才頒布、實施了《一次性筷子第1部分:木筷》和《一次性筷子第2部分:竹筷》。 新出臺的“國標”,對一次性筷子的產品類型、檢驗規則、包裝、標志、貯存及運輸等進行了強制性規定。標準規定,木筷適用樹種為樺木、楊木、椴木、馬尾松、云杉、冷杉等速成豐產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李忠海在接受采訪時明確指出,規定木筷適用樹種,有利于限制用材、提高木材使用效率。 成本與衛生之惑 筷子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濃縮代表,古往今來不乏用金銀、象牙、陶瓷、紅木等精貴材質制成的筷子,輔以雕刻、鑲嵌、繪畫等繁復的工藝。相形見絀的一次性筷子,為何能夠長盛不衰?理由無外乎衛生、方便。 在很多人看來,一次性筷子是“衛生筷”的別稱。從理論上說,它在防止傳染病交叉傳染上確有貢獻。然而,“衛生筷”真的衛生嗎? 據了解,市場上一次性筷子的價格十分低廉,每雙不超過5分錢。為節約生產成本,一些生產廠家在生產過程中省去了消毒工序。更有甚者,用木質顏色發黑的劣質木材以次充好,為使筷子有個好賣相,就用硫磺熏蒸漂白為筷子“美容”,這些漂白過的一次性木筷子會導致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為此,曾有專家呼吁:拒絕顏色過白的一次性筷子。此外,在加工、運輸、包裝過程中,很多企業生產的一次性筷子都沒有嚴格的衛生防范措施,很可能成為病菌傳播的渠道。去年,國家質檢總局在全國范圍內對一次性筷子等餐具進行明察暗訪,結果令人擔憂:近半數產品不合格。 一次性筷子的衛生狀況堪憂,導致它失去了部分市場。記者從上海市餐飲協會了解到,一次性筷子已基本淡出本市機關食堂、高檔餐廳賓館、大中專院校等具備良好消毒條件的飲食場所。目前,只在一些街頭排檔、餐飲小店,還可以見到它的蹤影。 據悉,一次性筷子系列國家標準用了較多篇幅對生產技術和衛生標準進行了嚴格規定。如:規定了一次性筷子的強制性防潮、防霉衛生指標,強制限定含水率小于10%,鄰苯基苯酚、噻苯咪唑、連苯和抑霉唑4種防霉劑均強制限量小于10毫克/千克。這些嚴格的規定,無疑是“對癥下藥”。 提高標準的另類意義 專家指出,一次性筷子的國家強制標準,規定了嚴格的衛生指標和技術指標,看似是為一次性筷子的存在正名,實質上是抬高了生產門檻,限制產業擴張,從而減少一次性筷子的絕對數量,從而保護我國的森林資源。從這個角度而言,用標準手段來設限,是政府管理方式轉變的一個信號。 事實已表明,行政禁令并不能扭轉2500萬棵大樹被“吃”掉的局面。早在一次性筷子國標出臺之前,全國很多地方,如北京、陜西等地,就宣布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可收效甚微。2001年4月12日,陜西省林業廳與省工商局聯合發出《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決定》的通告,規定從當年6月1日起在全省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筷子,并強調對違規行為嚴厲處罰。5年來,這一禁令形同虛設,人們仍在大量使用著一次性木筷。專家指出,即使是全國統一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也難以做到令行禁止。 用“限”取代“禁”,能否解決一次性筷子問題,尚待考察,但類似政策的積極效應已經顯現。當全國為消滅“白色污染”而對一次性塑料飯盒全面禁止時,上海則賦予一次性飯盒“三分錢”的價值,從而促使大量的一次性飯盒被回收利用,既有效地解決了污染,又節約了資源。 上海正在推行的高污染車限行措施,也是一個有益的嘗試。汽車冒黑煙,污染城市環境,是全國大中城市共同面臨的難題。數據表明,上海中心城區機動車尾氣排放的污染物占大氣污染物總量的90%以上。為進一步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上海并沒有對高污染車進行強制報廢,而是對高污染車實施禁行中心城區部分道路的措施。限行措施實施在即,市民紛紛主動開始淘汰高污染車輛。 由此可見,小到一雙筷子,大到一個產業導向,有時禁令未必比標準手段更為有效。用出臺國家標準取代全面禁止,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種轉變,也能讓政策發揮高效作用。據悉,國家標準委正在加強一次性筷子回收復用和再生利用的研究,醞釀制定出一次性木筷回收的相關標準。 本報記者 宋鵬霞 本報實習生 楊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