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審計人員應著力培養的精神品質(06-2-8)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8日 15:05 審計署網站 | |||||||||
為進一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更好地肩負執政為民的歷史使命,中央決定,從2005年1月開始,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一年以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建立健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是對新時期黨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為此,全國審計機關應以此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著力培養審計人員應具有的基本的精神品質,以更堅定的信仰、更強烈的使命感、更富創新精神的理念、更嚴格的紀律履行好審計監督職責。審計機關應著力培養審
一、忠誠于黨和人民 審計機關依照審計法的規定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門的財政收支,國有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情況進行審計監督。其經濟監督職責的履行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和原則性,涉及多元的利益主體。為此,審計人員要特別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政治敏感性,全心全意忠于黨和人民,切實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決與各種違法財經法規,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影響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影響社會公平和公正,損害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行為做斗爭。 永遠忠誠于黨和人民,堅定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立黨為公,執審為民,這應當是國家審計機關的審計人員從事審計工作的根本原則立場,是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最終目標和成果的集中體現。 這一點,也是對所有國家行政機關的共性要求,但是說來容易,實踐起來卻困難重重甚至成為問題的焦點。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各類社會行為日益復雜,對衣食住行、社會保障和公共安全等關系生活質量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政府行為滲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行政權力膨脹成為世界趨勢,政府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的權力巨大;另一方面中國的政府轉型相對滯后,立法機關的監督仍比較薄弱,財政資金取之于民,而并非用之于民的問題十分突出。 在這種情況下,就特別要求各級審計機關發揚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精神。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不移地為實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而奮斗,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切實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具體、深入地落實到各項工作中,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審計工作,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二要突出大局意識,審計人員要緊緊圍繞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開展工作,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到維護經濟秩序、保持經濟發展上來,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理順分配關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公正,妥善處理不同利益群體的關系;三要嚴格自律,嚴守勞動紀律、廉政紀律、保密紀律等各項工作紀律,錘煉堅強嚴謹的工作作風,要自覺接受人大、被審計單位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 二、獨立精神 獨立性是世界公認的審計職業最重要的本質特征,是審計工作保持客觀性的根本保證,可以分為精神和形式兩個方面。精神上的獨立是審計人員的職業特點,也是審計文化的核心,政府審計也不例外。但以往我們經常強調的包括審計機構在組織、人員、工作和經費等方面的獨立主要是制度基礎方面的獨立,是形式方面的獨立,缺乏精神上的獨立,包括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品格和獨立的判斷。 國家審計機關的獨立性是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原則的必然要求,即審計工作必須超越個別地方、個別政府部門或一些小集團的狹隘的局部利益,堅持原則,秉持公心,保持客觀。一要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質疑精神是獨立精神乃至求真務實精神的集中體現,審計人員必須錘煉敢于質疑的精神和勇氣,一切思考判斷從黨和人民的至高利益出發,達到國家根本大法憲法的高度,深入領會國家的大政方針,敢于質疑其他現行法規、地方和部門規章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時代局限性,敢于質疑一切單位、部門或個人的與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不相諧調的行為,不盲從不輕信,甚至在道德風險的高危領域不惜對審計對象做有罪推定,是堅持原則、敢于碰硬的基礎;二要強化法制意識,審計人員要時刻不忘學法用法,提高對完善審計相關法規制定重要性的認識,促進由“紅頭文件”治國向依法治國理念的轉變,牢固樹立依法審計思想,嚴格執行審計程序,防范審計風險;三要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目前審計機關總體上工作條件還比較艱苦,特別是在一些地方財政相對困難的地區,審計人員在工作和生活上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人員少、任務重的矛盾還比較突出,各級審計機關審計人員仍要繼續發揚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忠于職守,敢打硬仗,不負重托的頑強的工作作風。 三、創新精神 審計署是一個成立于1983年的年青的國家部委,沒有許多部門的既得利益的糾纏,作為一個新生事物,一直處于辯證法意義上的上升階段。二十年中國審計事業發展的過程既是中國審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過程,也是各級審計機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 李審計長說:“目前我國的審計工作仍然處于中國社會主義審計事業發展的初級階段。這是我們對當前審計工作現狀和整體發展水平的基本判斷。”(2003年8月全國審計理論研討會)現階段,我國的審計工作與國外相比在審計的類型、審計管理水平、質量控制、審計技術方法、公開性和透明度等方面仍較為落后,審計工作正處于由傳統審計向現代審計發展的轉型期,需要不斷探索和開拓中國審計的發展方向。 江總書記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目前,一心一意謀發展,努力比拼審計成果已經成為全署的主流共識,而審計事業要進一步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也必須信賴創新精神,促進廣大審計人員,以更超前的眼光向國際標準看齊,立足于實踐,立足于本職工作,創造新辦法、新思路、新成果。創新就是本著對黨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不斷對工作提出更高的目標,永遠不滿足于現狀的進取精神。這就要求各級審計機關,一要深入開展學習型審計機關的建設,強化審計人員的學習意識,增強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特別是加強宏觀經濟學知識、審計理論知識、法律知識、計算機審計知識的學習;二是創造民主寬松的工作學習環境,淡化滯重的機關作風,努力營造鼓勵創新,比學習、比理論、比先進技術應用的學術氛圍,煥發創新精神所需的青年人的活躍心態和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高瞻遠矚的智慧;三是著力培養審計理論專家、應用先進審計技術的骨干帶頭人,進一步推廣和規范總審計師制度,激勵年輕,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能上能下、任人唯賢的機制。 四、團隊精神 現代管理學愈來愈重視“團隊”,“團隊精神”成為近年十分流行的一個管理學詞匯。所謂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集體主義思想和協作精神的集中體現,要求團隊有統一的奮斗目標或價值觀,分工明確,積極合作,為了實現一致的工作目標,充分發揮個人特長,每個成員自覺地認同肩負的責任并愿意為此共同奉獻。 審計這一職業天然就是以團隊的組織形式出現,每個審計組都是一個大小不等的團隊。然而團隊并不是一群人的簡單累加組合,一個真正的團隊應該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其成員之間相互依存,合理分工,彼此協作,形成良性互動,追求集體的成功。每年在美國籃球大賽結束后,常會從各個優勝隊中挑出最優秀的隊員,組成一支“夢之隊”赴各地比賽,以制造新一輪高潮,但結果總是令球迷失望——負多勝少,其原因正在于他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團隊,雖然都是最頂尖的運動員,但由于平時分屬不同球隊,缺乏團隊精神,很難形成1加1大于2的合力。 審計機關由于其特殊的業務組織形式,特別應注意培養審計人員的團隊精神,尤其是在加強審計資源整合的大背景下,審計組不是簡單地來自同一個單位的某一個處室,而是經常由不同處室,甚至是不同單位的審計人員組成,審計組成員彼此平時也缺乏相互了解和磨合,對審計組的組織形式的研究和團隊精神的培養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一要加強組織成員的磨合和融合,通過審計工作方案研討、問題討論等形式,增進彼此的了解和默契,營造共同工作、互相尊重的氣氛;二要樹立團隊的共同目標,形成同榮共辱的思想認識,并研究改進考核方法,以適應資源整合人員流動編組的形式,形成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加強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三要注意發揮個人特長,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促進全體成員形成勤于工作、善于學習、樂于生活的思想狀態,形成個人事業成就感與在集體中的歸屬感的融合。 總之,抓住以上四個方面,精心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廉潔高效,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審計干部隊伍,必將有助于推動和諧審計機關的建設和審計工作的全面諧調發展。(作者:審計署駐哈爾濱辦彭亮)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審計署的觀點,轉載時請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