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沖擊法律威信 民意與習俗改變北京禁放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8日 18:39 中國新聞周刊 | |||||||||
它來自中國人的一種集體潛意識:生命是喧鬧的。爆竹是對春天雷聲的模仿,煙火是對百花怒放的預演 公元2006年,在禁放煙花爆竹之后第13個春節,北京市區將再次允許燃放煙花爆竹。 爆竹聲聲辭舊歲,桃花朵朵迎新春。這一流傳了數千年的過年景象,將重回現代中國
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舉動最早出于上海天津等地租界。1907年,作為清政府新政改革示范區,天津地方當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成為全國首個公告禁放的城市。為了樹立國際化大都市形象,1993年北京市人大立法禁止在市區燃放煙花爆竹,在全國首開地方立法禁放煙花爆竹先例。 這年年底,北京一家電臺曾經在熱線節目中討論即將實施的禁放令,有如下一番對話: 聽眾:春聯沒地兒貼了,年夜飯越吃味兒越淡,現在又不讓放煙花爆竹,這大過年的怎么過呀? 主持人:你可以看看書聽聽音樂呀。 聽眾:你說的這么高雅的人,全中國恐怕也沒幾個。 聽著這番對話,不禁讓人啞然失笑。 失去了人人可以參與的儀式,節日就不再是節日,而變得與平常日子沒什么不同。禁放令等于消解了春節的特性。為了現代化國際化,我們一直努力不懈與傳統習俗作頑強“斗爭”,讓人肅然起敬。 從小就生活在傳統習俗中,不易為外來觀念所動,民眾對習俗的眷戀同樣頑固。起初,北京市區過年之時的確一片靜悄悄。后來,市區開始出現爆竹聲。再后來,爆竹聲由稀疏到濃密。法律的威信在爆竹聲中受到沖擊。這曾經屢屢引發北京及其他城市關于禁放與開放的爭論。 現在,北京市人大修改相關法律,對民意與習俗做出了讓步。它再次表明,不尊重民意,法律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據;無視傳統習俗,法律就容易失去讓人遵守的動力。 喜歡熱鬧是中國人性格一大特點。它來自中國人的一種集體潛意識:生命是喧鬧的,生命就是一場喧嘩與騷動。 不僅是過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看到中國人對喧嘩與熱鬧那種發自內心的向往與喜愛。 身處笑語喧嘩之地,中國人不會覺得有什么不自在,反而顯得很興奮很投入。中國人天生對寂靜無聲有一種恐懼感。比如一戶人家很安靜,中國人會感到不自在,覺得沒有生氣,不像一個家,輕一點說是冷冷清清,重一點說就成死氣沉沉了。 喜事不用說,中國傳統喪事活動也辦得熱熱鬧鬧。除了通常的哀悼儀式之外,主人家一項主要活動就是舉辦宴席,邀請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面對死亡,中國人好像以這種方式來強調生命的存在:有親人不幸離世,但,瞧,周圍還有這么多人好好地活著。 中國飯館生意紅火,必定不是安安靜靜,輕聲來去,而是賓朋滿座,觥籌交錯,人聲鼎沸。據說,作家阿城在香港時,曾對一家美食城食客如云熱鬧非凡的壯觀場面大為感嘆,以為頗有盛唐氣派。 展開記錄宋朝京城生活的《清明上河圖》,我們則看到汴京城內外,商船云集,店鋪林立,商販行人川流不息,繁華鬧市喧天聲浪仿佛撲面而來。 北宋工部尚書宋祁有詞云“紅杏枝頭春意鬧”,因為這一佳句,后人把他稱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王國維則在《人間詞話》中贊為“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這位宋人以一“鬧”字,極其真切地道出了中國人心目中的春天意境。 當冬天過去,春天來到,驚雷響起,大地萬物從蟄伏沉睡中醒來。河溪發出流水聲;種子發出迸裂聲;草木發出拔節聲;飛禽走獸發出鳴叫聲;人類耕作播種發出歡歌笑語聲。 這是一幅與冬天蕭索沉寂完全不同的新生命景象。 當中國人以燃放煙花爆竹迎接新年時,這一習俗就不僅僅具有驅鬼辟邪的作用,而且還具有更深一層的民俗學含義:爆竹是對春雷的模仿,是對萬物復蘇大地生機勃勃一片喧鬧的一種模仿。它與其說是聲音的暴力,不如說是對生命的熱烈向往。煙花則是對鮮花怒放的一種預告。高遠夜空,焰火朵朵綻放,為人們虛擬出一派即將到來的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象。 當然,論說春節燃放煙花爆竹的種種含義,并不意味著喧鬧隨時隨地都有道理。面對不同民族不同習俗,入鄉隨俗也許是最合理的態度。在自己的國度,做主人,尊重傳統的習俗,是自信;到別人的地方,做客人,尊重他人的習俗,是教養。這一態度蘊含的合理性并不隨時間變化而改變,即使現代世界也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