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佐之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6日 14:5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張立偉 北京報道 1月24日,美國副國務卿佐立克起床后的第一個安排,是與74歲的中國人鄭必堅共進早餐。地點是在中國,北京。 鄭是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的理事長。這次見面是雙方所期待的。盡管他們相識才不到1年
這一天接下來的時間,佐立克的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在短短一天里,他受到了溫家寶總理、外交部長李肇星、外交部常務副部長戴秉國、發改委主任馬凱、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等中國政府官員的接見;下午晚些時候,他還在美國駐華使館召開了一次小型記者會;而當晚他便從北京趕往成都,“以了解中國發展不平衡的西部”。 在當天下午的記者會上,他透露,胡錦濤主席將于今年4月訪問美國。 佐立克還表示,他很高興看到“利益相關者”這一概念受到中國學者的關注,“將中國看作美國的‘利益相關者’,并不意味著美中兩國在所有問題上都達成一致,而應在保存共識的基礎上,部分地解決分歧,成為‘利益相關者’應被視為美中關系的發展方向。” 作為美國政府制定對華政策的關鍵人物,佐立克于去年9月首次提出中美“利益相關者”概念——這也被視為美國對華外交政策的一次明顯轉型,“重視中國,全面對話”正在成為主流。而這個概念,正是響應鄭必堅的“和平崛起”論而誕生的。 佐立克的“雙贏思維” 第二天,在美麗的中國西部,佐立克參觀了四川臥龍大熊貓繁殖基地,“可愛、溫順的大熊貓是和平與友誼的象征”,一位國際問題專家如此解讀中方的安排。 作為職業外交官,今年50歲的佐立克想必亦能品出其中味道。 1985年,佐立克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歷經里根政府、老布什政府和小布什首次執政。2005年初,擅長談判并了解中國的佐立克在布什第二次入主白宮后,被國務卿賴斯調任國務院常務副國務卿。此時的美國,部分政治家正在紛紛指責中國在能源、貿易、軍事領域向美國發出挑戰,并對拉美、東亞等地區的美國利益構成威脅。 佐立克就任前曾在國會表示,“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國際安全方面,中國都是崛起中的勢力”, 他說,“我想我們在和北京接觸時一直忽略了以全景看事情,我們經常就單一課題和北京商議,其實我們可以嘗試和他們進行全面會談,整合目前略嫌雜亂的政策”。 在此前的2004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智利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上主動向美國總統布什提議進行全方面的中美戰略對話,以討論中美關系的戰略性框架。2005年4月8日,白宮發言人回應,布什總統支持中美展開“涉及戰略問題的全球對話”,美方負責這一對話的即是佐立克。 “作為一名長期負責貿易談判的職業外交官,佐立克具有‘雙贏思維’,這與搞國家安全的政治家的‘零和思維’不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向記者如此評價佐立克這位“老兄”,“佐立克及時挽救了日益惡化的中美關系,中美啟動戰略對話有他個人努力推動的貢獻。” 2005年8月1日,佐立克率領代表團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領導的中方代表團在北京舉行第一次中美戰略對話,此次對話議題涉及軍事、能源、貿易、反恐及臺灣問題等眾多領域。 試圖給中美關系確定框架的佐立克,回國一個半月后發表了主題為《中國往何處去》的重要演講。他表示,中國不是前蘇聯,鼓勵中國成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利益相關的參與者”,正式宣告美國將以“利益相關者”重新界定與中國的關系。 “中國的積極主動以及美國認識到離不開中國,為佐立克的演講提供了客觀條件,”金燦榮說,“這使他能夠及時將中國定位于“利益相關者,”并致力于用這個概念確定中美關系的新框架,防止了中美關系進一步惡化。” “利益相關者”的概念扭轉了美國人認為中國是“威脅”的論調。去年年底在華盛頓舉行第二次中美戰略會談后,佐立克邀請戴秉國參觀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故居。在紀念二戰結束60周年期間,此舉引人注目。美國國務院解釋這一安排,是為了“突出美國盟友領導人在二戰期間和之后,在創建全球新的政治、經濟和安全體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智者鄭必堅周游列國之旅 與佐立克發明“利益相關者”同步的是,比他大24歲的中國人鄭必堅,從去年開始“周游列國”。 在2005年胡錦濤主席原定10月訪美之前的6月11日至23日,鄭必堅率6人代表團先行抵達美國,與美方溝通“和平崛起”理論。 在為期12天的訪問期間,鄭除了拜會美國政要,還分別于6月13日和6月16日,在美國亞洲協會與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分別舉辦的午餐會上,發表了題為“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與中美關系”和“對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與中美關系的十點看法”的演講。 “華盛頓很多人都想與來自中國的思想家見面,他們相互推薦與鄭必堅交流,所以整個行程拜會了太多的重要人物,”改革開放論壇秘書長王學軍告訴記者,“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人希拉里參議員對中國和平崛起的政策理解非常到位,在訪美期間,她與鄭理事長進行了交流,”鄭甚至被老布什邀請去了他位于緬因州肯納邦克波特的家庭度假別墅聚會。 正是在此次訪美期間,鄭見到了正在為如何定位中美關系而思考的佐立克,并成為朋友。兩個月后,當佐立克8月3日在北京結束中美第一次戰略對話后,鄭必堅宴請了這位老朋友。 鄭與美國人不斷溝通“和平崛起”論的努力并沒有因為回國而止步。2005年9月,鄭必堅在美國《外交》雜志發表題為《中國的和平崛起》封面文章,“這是中國人的觀點首次在美國影響力很大的主流媒體發表”,王學軍說,“反應非常積極”。 也許正是這篇文章幫助佐立克找到了中美關系新定位的靈感。9月21日,佐立克發表那個令世界矚目的演講時,首先提到了鄭必堅。佐立克表示,他的演講就是響應鄭先生的“和平崛起”論。 “他在演講中三次提到了鄭必堅的名字,很多說法顯而易見地吸收了鄭的觀點。”王學軍說。 在接下來的11月3日,鄭在一次演講中回應了佐立克,“佐立克的演講是近年來美國高層對中美關系所作的一次明確的政治表態,是美國對華政策的一個提綱挈領的有分量的表達。” 鄭再次重申,“中國不是前蘇聯,中國無意于挑戰現存國際秩序,中國主張用改革的辦法來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鄭改變美國人觀念的理論也引起了歐洲的注意,2005年12月4日至18日,鄭應邀赴法國、荷蘭、西班牙和英國訪問,宣傳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他們都認同中國的發展對世界有利,并對中國的未來持樂觀態度,希望了解中國如何解決自身問題,并如何與其他國家互利合作。”王學軍說。 從“和平崛起”到“和平發展” 跟職業外交家佐立克相比,鄭必堅更像一位儒雅的東方思想家,這位曾為中宣部副部長、中央黨校副校長的智者,在2001年的博鰲亞洲論壇的演講中,第一次提到“和平崛起”。 鄭的秘書王博永向記者表示,2002年底鄭必堅訪美期間,與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以及著名學者基辛格、布熱津斯基等進行了廣泛接觸。其間的情形是,賴斯曾追問中國計劃如何運用不斷增強的國力,而其他政要則一致表現出對中國實力增長的懷疑。 “鄭理事長留給賴斯一本《論語》,以及一本英文版《鄧小平文集》第三卷,讓她更多地了解中國。”王說。鄭還讓以研究蘇聯為專長的賴斯比較一下中國與蘇聯的不同,從此,中蘇走向比較成為雙方討論的一個重要話題,“通過比較可以防止美國將中國作為冷戰對手”。 2002年訪美歸來,鄭以中央政策研究室名義上書中央,其中“和平崛起”是若干建議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條。據悉,該建議當時引起了國家領導人的重視。 位于友誼賓館的中國改革開放論壇也就此組成專家小組,“大約有40多名專家,研究內容涵蓋了內政、外交、文化、歷史的諸多方面。”改革開放論壇秘書長王學軍向記者介紹,“2003年開始了深入的研究”。 2003年11月3日,鄭必堅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發表了題為《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的講演,首次公開提出“中國和平崛起”這一命題,開始了向世界宣傳中國的“和平崛起”政策。在該組織的辦公室,記者看到鄭每周都要會見大量外國客人的日程表,而話題只有一個:中國的和平崛起。 2003年12月10日,溫家寶總理訪美期間,在哈佛大學演講中鄭重提到了“和平崛起”的概念,從此,“和平崛起”成為中國政府的外交戰略。2004年春,中國領導人開始以“和平發展”代替“和平崛起”,鄭必堅曾解釋說,‘和平發展’與‘和平崛起’本質一樣,只不過‘和平發展’一詞更為溫和。 2004年11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參加會議的老布什說,他已經注意到中國現任領導集體正在致力于和平崛起的事業。這使亞洲其他國家非常放心,對亞洲的整個面貌都非常重要。”王學軍告訴記者,“這是美國人第一次對和平崛起的評價。自那以后,老布什多次邀請鄭理事長訪美”。 中美關系更加穩定務實 推動領導人共識 事實上,在佐立克和鄭必堅互動的背后,是中美雙方領導人的支持和正確抉擇。 鄭必堅提出的“和平崛起”理論成為中國領導人的共識,中國領導人多次向美國提出通過戰略對話進行合作,而不是誤解和對抗;而在布什總統的對華戰略新框架中,佐立克影響積極。 “在促使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與最大的新興國家冷靜的坐下來對話的過程中,他們兩人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一位資深國際問題專家如是評論。 中美雙方高層的對話在此背景下逐步深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原定于去年10月訪美因颶風而推遲,去年11月,布什訪華時再次邀請胡主席訪美,佐立克此次來華時宣布,胡錦濤將于今年4月訪問美國。 就在佐立克到達中國的同一天,布什總統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回答關于對華戰略的問題時,他三次提到美中關系是一種“復雜的關系”。“美中之間觀點不盡一致,但兩國關系最好的狀態是雙方進行對話和討論,以確保關系穩定,維護世界和平。” 即使在批評中美貿易不平衡后,布什也罕見地表現出對中國的理解。“中國每年需要解決二千五百萬個就業機會才能保持穩定,我過去幾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決了四百萬個就業機會。”布什說,“中國對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巨大,因此美國必須與中國分享技術,使中國能更好地利用能源和保護環境。” 佐立克的使命并沒有就此告一段落。在結束訪華后,他將飛往瑞士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專門出席一個討論中國問題的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