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2006年經濟展望及貨幣政策初步思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8日 15:34 《財經界》 | |||||||||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蘇寧 一、關于當前貨幣信貸及金融市場運行形勢 2005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人民銀行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控制貨幣信貸增長,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同時穩步推動金融企業改革和人民幣匯率形成
(一)貨幣信貸平穩運行 從去年前10個月貨幣信貸運行情況看,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速有所加快。10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28.8萬億元,同比增長18.0%,是去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10.2萬億元,同比增長12.1%。流通中現金MO余額2.2萬億元,同比增長9.0%。金融機構貸款平穩增長,貸款結構進一步改善。10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9.1萬億元,同比增長13.8%。2005年以來,貸款月平均增長13.3%,大多數月份貸款增速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從投向看,流動資金和涉農貸款增加較多。1~10月企業用于流動資金的人民幣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合計增加1萬億元,同比多增2819億元。其中,票據融資增加3813億元,同比多增2690億元。票據融資的快速增長,是去年銀行信貸業務發展中的一個突出特點,其占全部新增貸款的比重已達19.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個百分點。1~10月涉農貸款增加3058億元,同比多增402億元,對“三農”的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基建貸款增長較為穩定。1~10月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增加9459億元,同比少增1200億元。其中基建貸款增加5231億元,同比多增591億元,增速為17.9%,反映出當前投資繼續高位運行的特點。1~10月,居民消費信貸增加1555億元,其中占主體的個人住房貸款增加1970億元,同比少增1287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減緩,既是多年高速增長后的正常調整,也反映出了居民對房地產市場預期的變化。 (二)金融市場產品創新較快,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功能不斷增強 去年以來,銀行間市場資金較為寬裕,為直接金融工具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債券市場不斷擴展和深化。1~9月,國債累計發行3291億元,同比增長3.6%;政策性金融債累計發行4194億元,同比增長55.3%;次級債累計發行689億元;企業債累計發行464億元,同比增長133.3%。1~10月短期融資券累計發行869億元。1~9月企業累計簽發商業匯票3.13萬億元,同比增長28%,累計貼現4.69萬億元,同比增長45%。票據市場和短期融資券的迅速發展,緩解了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的狀況。實踐證明,在金融企業改革的過程中,大力發展金融市場是減弱其負面效應的有效途徑。 (三)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平穩渡過 自去年7月21日起,我國實施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中的一件大事。從7月22日至10月31日的67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貶有升,最高為8.1128元人民幣,最低為8.0840元人民幣,單日最大波幅為0.074%,體現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和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規律。從匯率機制改革后三個多月的情況看,前期過快的外匯流入趨于平穩并有所減少,升值預期有所減弱。 二、當前經濟金融運行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當前經濟運行總體上符合預期的調控方向,但經濟運行所面臨的內部不確定性和外部不確定性較多,對一些可能影響未來經濟金融運行的問題,仍需加以關注。 (一)需求結構不平衡,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出口和投資 當前我國經濟雖保持平穩較快增長,但拉動經濟的消費、投資和出口三大需求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相對于投資及出口的高速增長,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明顯滯后。這種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的狀況隱含著脆弱性。一方面,投資持續過快增長不僅對能源、資源和環境造成很大壓力,而且消費不足又使產能過剩的問題顯性化;另一方面,順差過大容易招致貿易摩擦,且外部需求一旦出口出現下滑,經濟增長將直接受到影響。因此,需求結構應由過度依靠投資、出口向以消費為基礎轉變,這是適應我國經濟特征的發展戰略選擇。 (二)產業結構發展不平衡,服務業占比過低 我國三類產業結構的變化總體符合一般發展趨勢:第一產業的產值比重和就業比重持續下降,第二產業和服務業逐步成為增長的主導產業。但三類產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應引起注意:第二產業持續高速增長,比重高達53%,排在全球前列。而服務業的增長緩慢,近十年來還呈現停滯甚至輕微下降的趨勢,比重為32%。這一水平要遠低于印度、巴西、俄羅斯等發展中大國的水平。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服務業發展滯后,服務產品開發不足、服務質量不穩定,服務業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等問題,必然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協調發展。 (三)密切關注高油價可能帶來的影響 2002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呈現出在波動中大幅上漲之勢。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從2002年初的每桶大約20美元不斷上漲。去年又從年初的40多美元漲至9月份的60多美元,漲幅超過50%。我國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單位產出的能耗較高,油價上漲必然會推動居民燃料、交通運輸等價格的上升。并通過帶動其他能源價格而增大我國整體經濟運行成本,帶來物價上漲壓力,成品油價格多次上調和部分地方供應緊張就是直接表現。同時可能對消費增長產生一定抑制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三、關于2006年經濟展望及貨幣政策初步思路 展望2006年,世界經濟總體上可能仍將維持較好的增長態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預測,2006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為4.3%。但世界經濟也面臨潛在風險:一是油價居高不下,已經使全球通貨膨脹壓力有所上升,有可能損害消費者信心以至于影響經濟增長。二是美國低利率環境可能發生改變,從而威脅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運行,長期利率走高,可能影響資本流向。我國應做好預案加以應對,注意防范全球失衡無序調整可能帶來的沖擊。三是部分工業化國家由于擔心來自新興市場的競爭壓力,貿易保護主義情緒在抬頭,可能影響我國的外貿環境。 我國經濟有望進入平穩增長期。我國仍處于較快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階段,投資需求將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長;居民收入連續兩年較快增長有利于擴大消費;外部環境仍然比較好,有利于出口保持一定增幅。 2006年人民銀行將繼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平穩增長,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市場發展,增強貨幣政策在維護總量平衡中的作用,維護價格水平基本穩定,促進經濟更加協調和平衡增長,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一是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組合,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根據經濟金融運行的變化靈活調整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及政策力度,發展公開市場工具,繼續加強流動性管理,加強本外幣政策協調,改進外匯管理,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和貨幣信貸的穩定合理增長。 二是落實利率市場化改革政策,研究進一步完善利率形成機制。完善中央銀行利率體系;進一步完善票據市場利率以及市場化產品的定價機制,合理反映期限和信用風險;提高中央銀行對市場利率的引導能力;協調各類利率關系。提高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利率定價能力,落實利率市場化改革政策措施。 三是發揮信貸政策在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及經濟結構調整中的作用。積極發揮“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在優化信貸結構中的作用,引導商業銀行更好地貫徹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既要增加對經濟發展薄弱環節和有效益、有市場的企業貸款,繼續加大對農業、中小企業、增加就業、助學的信貸支持力度,又要提高銀行信貸資產質量。改進支農金融服務,形成農業信貸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繼續完善信貸期限結構錯配監測指標體系,合理控制中長期貸款。促進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引導商業銀行增強應對周期變化的風險控制能力,健全貸款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四是加快推進金融體制改革。按照金融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繼續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通過明確目標責任、建立考核機制、上市等手段,促進其轉換經營機制,完善治理結構。深化政策性銀行改革,使其轉變為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財務上可持續、有競爭力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全面推進農村金融綜合改革,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探索農村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共同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模式。積極探索包括小額信貸組織在內的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形式,開發新的農村金融產品。鼓勵社會資金參與中小金融機構重組改造。規范和引導民間借貸,發揮其活躍民間經濟活動的積極作用。加快推進存款保險制度建設。推進高風險金融機構市場退出工作,研究建立金融風險防范和化解的長效機制。 五是加快推動金融市場建設和金融工具創新。以金融工具創新為重點,繼續加快金融市場建設,加快成熟產品上線的步伐,積極支持直接融資發展。在完善現有債券遠期交易的前提下,進行利率互換試點;研究公司債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行。加快外匯市場建設,積極推出各類外匯衍生產品,為企業、居民和金融機構規避匯率風險服務。 六是研究支持擴大消費的金融措施。在不斷健全個人信用征信體系的基礎上,推廣信用卡等個人消費業務。配合支持擴大內需的其他政策,研究增加消費信貸品種,推動商業銀行拓展消費信貸的深度和廣度。密切監測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應和房地產市場變動情況,支持合理住房消費。指導商業銀行運用利率定價手段改進住房金融服務和風險管理,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