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8日電 國家剛公布的“十一五”規劃中,特別提及內地要擴大內需,以增加內地經濟的穩定性,據香港文匯報報道,著名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接受《當代金融家》訪問時表示對此十分認同。
他指出,國家擴大內需的策略可謂對癥下藥,因為出口對國家整體GDP的增長貢獻并不太大,而且目前內地出口主要集中沿海地區,只有擴大內需,才可以使內地不同地區得到均
衡發展。
經濟增長不能只靠出口
他指出,中國內地資源豐富,是個大陸型的國家,可以自給自足,因此經濟發展模式不能與新加坡、香港特區相同,走以出口為主的發展道路。他稱,現時中國的出口大致占GDP的3至4成,但出口產品中屬于中國的附加值大致只占整個出口額的3成,可見出口能夠帶來國內的收益大致只占到GDP的12%。所以中國的經濟增長不是全靠出口,而是要看內部的需求,就是88%的那部分。而且中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要做到各地區協調發展,還是要利用擴大內需。
有形資本投放 內地仍需加強
劉遵義還表示,中國要推動經濟持續發展,除了要培訓人才及加強研究,以強化無形資本外,還必須投放資源,增加有形資本,即機器、廠房等,以提高整體生產效率。
他稱,當有形資本投入不足時,投入無形資本也無濟于事,所以內地需要加強有形資本的投放,以推動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