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海慧 發自上海
1月15日央行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05年外匯儲備余額為8189億美元,距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國日本僅300億美元之差。而海關總署日前也公布,2005年中國貿易順差達到1018.8億美元。在新年伊始,這些統計數據的公布是否會給2006年人民幣升值帶來更大壓力?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加拿大CIGI(國際治理創新中心)JohnWalley教授1月16日接受本報
記者專訪時對此作出肯定表示。
JohnWalley教授認為,2006年中國所面臨的人民幣升值外部壓力將比2005年更大,其主要原因是2005年中國貿易順差很大,同時外匯儲備余額也增加很多,這些將使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國家在2006年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不過JohnWalley也向記者表示,他個人認為中國政府穩定和控制局勢的能力非常強,因此盡管可能面臨更大壓力,但人民幣匯率會在一個非常小的范圍內變動,他預期今年人民幣匯率將會逐步小幅、緩慢地上升。
JohnWalley教授是在上海交通大學參加“中國金融國際化與加入WTO承諾”研討會時發表上述觀點的。
對此,與會的其他學者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上海交通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麗教授認為,按照世行及部分人士觀點,人民幣應升值20%-30%,這是不客觀的。因為購買力平價理論僅適用于可貿易商品,而對不可貿易商品的購買力(例如服務業,服務價格在國際上不具有可比性)主要由人均GDP決定,在估算人民幣幣值時應考慮人均收入水平對不可貿易商品購買力的影響。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系副教授秦向東則向記者強調了人民幣所面臨的貶值壓力。
1月15日央行還公布了另一個2005年統計數據,即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已突破14萬億元,達141050.99億元,這是2005年一年內該數據連續跨越的第三個萬億元大關。秦向東認為,如此高額的儲蓄存款余額,在目前國內投資渠道較少的情況下,由于人民幣不能完全自由兌換,而使國內居民對外投資需求被壓制,一旦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這將使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另外,我國的社會保障系統尚未完善,從2006年1月1日起我國實施了養老金“虛賬做實”政策,然而養老金這塊窟窿有多大、該如何補法,這也是人民幣貶值壓力之一。國有商業銀行大量的不良資產,盡管采取了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等市場化手段來消化,但目前為止處理結果尚不盡如人意,這也仍是一個需要填補的窟窿。從這個角度來考慮,中國高額的外匯儲備可算是能夠拿來用的一點家底。
據此,秦向東表示,在估計人民幣未來走向時,如果對這些因素考慮不足就會預期繼續升值,他個人認為人民幣短期面臨升值壓力,而中遠期則面臨貶值壓力。
《國際金融報》(2006年01月17日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