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2006-01-13]
持續成功的企業往往是“例外”。一旦喪失了推動其達到巔峰的動力,很少有企業能重新恢復增長。
管理大師克里斯滕森教授估計,在10家大公司中,大約只有1家能在10年乃至更長的
時間里,保持股價走勢強于總體市場,這說明,市場領先地位并非人們想像的那樣具有競爭優勢。對那些正步入“中年”的領先企業來說,如何才能“保健”呢?
思科首席執行官約翰·錢伯斯的知交杰夫·摩爾在《與達爾文打交道》(Dealing with Darwin,Portfolio Hardcover 2006年版)一書中給出了答案。這位咨詢顧問兼風險投資者用了思科等100多個公司案例來向讀者展示,反常規、全球化及電子商務,都給企業贏利帶來空前的壓力,企業必須與競爭者保持極大差異,否則就會衰落以至最終倒閉。但企業可以通過14種類型的創新,推動企業生產力,成功應對“達爾文法則”的挑戰。喬·卡岑巴赫則展示了整合員工精神動力,將組織推向績效巔峰的案例與方法。在《巔峰績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版)一書中,這位麥肯錫的前高級合伙人在對25家全球頂尖的“中年”企業深入調研后,希望提醒各級經理們,在決策時一定要思考如下問題: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制造情感力量?使用什么方法與理論來提高公司業績?如何將所需的紀律與規則匯成組織文化?他發現,達到巔峰績效有5條路徑可循:培養自豪感,明確過程與量化,企業家精神,鼓勵個人發展,重視團隊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