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出路在“授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3日 03:57 每日經濟新聞 | |||||||||
宋蕾每日經濟新聞[2006-01-13] 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促成了中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但這并非長久發展之計。昨天,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DDI(美國智睿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全球副總裁David Tessmann—Keys公布了該公司一項有關中美制造行業人力資源的研究報告。他提倡“授權”概念,這是北美最佳HR實踐的基礎。
David說,低廉的勞動力仍然會是中國制造業的優勢。而利用好低廉的勞動力,同時加上仿效北美制造業HR的核心優勢將是制造類企業發展的驅動力。 David公布的報告是DDI和MPI(美國制造業績效研究所)共同調查研究,分析了美國651家、中國406家制造廠商在經營中所采取的人力資源模式后,得出了一系列研究結果。 該報告指出,由于制造業的特殊性,一線工人最了解生產過程中的問題,給予他們一定權力,會大大提升企業績效。該項研究報告給中國制造業在人力資源環節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人力資源改進空間大 David通過研究驚訝地發現,很多中國工廠在運營業績方面甚至超過美國。據他的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首要原因是,中國制造業在設備投入、通訊等領域具有實踐優勢。 在DDI提供的數據中,David比較了在固定設備、信息技術和員工培訓方面中美制造業的投入。2004年,中國制造業將銷售收入的72%用于加大固定設備投資,美國為53%;同年中國制造業將銷售收入的5%投資于信息技術,而美國為1.4%;在員工培訓方面,27%的中國制造業每年提供員工的培訓時間多于40小時,美國是11%。 David認為,中國在各項環節的投入已經達到或超過同比美國的水平,上升空間并不大,而在人力資源方面倒大有可為。相比之下,美國企業在這方面更為注重,美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更能激發員工主觀能動性,能通過優化工藝提升業績。 制造業HR核心是“授權” 在DDI所提供的“卓越人力資源管理”方案中,David指出,“授權”是美國制造業HR模式核心。但中國工廠更多采用的是從上到下的領導方式,而不是基層授權。 DDI的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工廠為零授權,國有企業中,這個比例接近于半數;美國零授權的工廠為23%。僅有低于1%的中國工廠表示它們所有生產員工處于授權或自我管理型團隊。 David說,“授權”是北美最佳HR實踐的基礎,確保員工在日常工作中有主人翁精神,以不斷提升自我職能的主動權,大幅增加企業贏利的要求。 他進一步解釋,在制造行業,一線工人最了解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如果給予他們一定權力,在降低成本、提高工藝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見并執行,會大大提升企業績效。但在中國,對“授權”的理念較為淡漠。DDI的調查顯示,中國合資和獨資制造企業中引進“授權”理念,投資回報率達30%,而國有和民營企業投資回報率為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