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征地補償安置糾紛的司法外救濟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2日 09:31 法制日報

  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解讀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制度

  本報記者 郄建榮

  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在湖南長沙召開的建立完善征地補償安置爭議制度座談會上提出,各省級部門要在今年年內建立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制度,為農民群眾解決征地糾
紛提供新的途徑。

  這位負責人說,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制度是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一項法律制度,它是在司法救濟渠道之外,為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開辟一條更具專業化的訴求渠道。那么,如何申請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申請裁決可否與信訪同時進行?行政復議能不能替代裁決?就此,記者采訪了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

  對征地補償標準有爭議即可申請裁決

  

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說,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凡是對征地補償標準有爭議的,均可申請協調和裁決。一般先由市縣級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再向批準征地的機關申請裁決。申請人應是征地相對人或者利害關系人。

  如果當事人對裁決機關作出的裁決決定不服,仍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部門是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的職責,涉及政府辦公廳、法制機構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三個單位的職能。征地補償安置爭議協調、裁決辦法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要確保公正性;二是要體現便民原則;三是程序透明,要實行“陽光操作”;四是要體現專業化。

  據了解,近年來群眾來信來訪中反映征地補償安置問題的占來信來訪總數的60%以上,個別地方甚至達到80%。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法律規定的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制度在全國絕大多數地區沒有建立起來。同信訪相比,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制度在解決征地補償糾紛方面更具專業性和規范性。因此,國土資源部門鼓勵當事人通過申請裁決來解決爭議。

  這位負責人說,今后,凡是信訪人通過來信來訪反映征地補償安置爭議的,有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引導其申請裁決。對于已經受理并在辦理中的裁決案件,信訪人就同一事項提出信訪請求的,有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書面告知信訪人不予受理。

  行政復議無法取代征地補償裁決

  裁決制度作為一項具有自身特點的專門的糾紛解決制度,是行政復議所無法取代的。首先,行政復議是行政機關內部的監督行為,而征地補償裁決的審查機關為批準征地的機關即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被申請的裁決機關一般為市縣人民政府,裁決機關相對比較中立;其次,行政復議強調的是糾錯功能,不適用于調解,而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以解決糾紛為目的,對于調解不成的才行使裁決權;第三,行政復議內容涵蓋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而裁決制度專門針對征地補償安置爭議,專業化程度更高;另外,行政復議是針對行政決定的,而裁決制度則是針對征地實施過程中發生的爭議,并不針對批準征地的行政決定。

  如何申請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

  對征地補償標準有爭議的都可申請裁決。這位負責人說,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主要是對補償的費用進行裁決;受理的應當主要是1999年土地管理法實施后發生的征地案件。

  這位負責人說,裁決案件的審查標準,須兼顧合法性審查和合理性審查,合法性審查應當以土地管理法、地方性土地管理規定以及省政府有關提高征地補償安置標準的文件為依據;合理性審查應當以國務院28號文件確立的保證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為原則。至于如何界定“生活水平不降低”,應考慮三個因素:一是加強對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的調查、統計;二是逐步引入中立的中介組織進行評估。這種組織,可以由各方面的代表和專業人士按一定的比例組成;三是在確定補償標準時,要適當從優,使被征地農民有看得到的利益。

  據介紹,目前實施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對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制度缺乏程序性的規定。這位負責人說,盡管如此,并不影響這項重要法律制度的實施。這位負責人要求,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必須把這項制度落實到位。同時,就征地補償安置爭議裁決制度,國土資源部鼓勵地方先行立法,通過地方人大頒布地方法規,在此基礎上,國土資源部將考慮制定國家層面的法規。

  本報長沙1月11日電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