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臺州如何走出低水平增長陷阱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8日 15:52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郭宏超 臺州報道

  “臺州人有錢”,作為中國股份合作制經濟的發軔之地,這句話并不夸張。但現在的臺州民營企業家們正面臨著從“小老板”到企業家的轉變,而作為“溫臺模式”發源地之一的臺州也在面臨著現實的轉變。

  “我們不能像當年的蘇南模式那樣最終走向衰落,我們現在也開始面臨著一些發展的瓶頸。雖然我們的經濟形態以靈活為特色,但誰也不敢說這種經濟模式就是一直充滿活力的。”臺州市工商聯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土地瓶頸

  “我都跑了半年多了,大小衙門都拜了一遍還是連一寸土地都批不下來。”臺州市劍豪模具公司的總裁葉劍小心翼翼地從公文包里抽出了那張已經破損了的土地使用申請,“你看什么章都蓋好了,就是沒地。”

  葉劍的這個模具廠年銷售額3000萬元,到現在還在租用著別人的廠房。“我們想擴大再生產,可是連放臺機器的地方都沒有啊。”葉劍告訴記者,他有很多當地的老板朋友都面臨著這個問題,甚至認為這是目前阻礙臺州民營經濟發展的最大阻力。“政府都是優先讓大企業用地,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得不到政府的照顧。”葉劍無奈地向記者抱怨。

  土地一直都是溫臺地區的稀缺資源。2003年國家

宏觀調控加大了對土地的控制力度,導致臺州市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土地成了很大的障礙。調查顯示,臺州市90%的企業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地難的問題。

  “其實,在對土地調控下來之前我們緊急批了很多企業的用地,但是最后宏觀調控在時間上的“一刀切”,使得現在這些土地上的在建項目也都已經停了下來。”臺州市政府的一位官員告訴記者。“政府和企業也在想盡一切辦法找出路。像有的企業就想辦法從衢州等地買指標,它們的經濟相對欠發達一些,土地指標有空余。”臺州市路橋區辦公室的一位官員感嘆道。

  但像葉劍的企業可能已經沒有耐心再等下去了,“我們在廣東已經在考慮買下一塊地了,他們的政府支持我們遷過去,給我們土地。如果這次還解決不了地的問題,我只好遷走了。”葉劍告訴記者他的企業還屬于高科技企業,應該受到優待。

  由于土地資源的緊缺,臺州市采取了對大企業傾斜的土地政策。而同時小企業切實感受到土地的危機,一些小企業擴大再生產因為沒有地只得作罷,或者遠走他鄉。

  轉型的迫切

  毫無疑問,資金問題也是臺州市民營經濟的另一大障礙。臺州市金融體系的缺陷依然在妨礙著民營企業的做大做強。

  臺州市市委書記蔡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臺州民營企業的發展80%是靠自有資金的滾動發展。金融支持顯然不夠,以致于很多企業還呈現出小作坊的模式。蔡奇還向記者估計,目前支持當地企業發展的資金中銀行資金大概有1000億,而民間資金與此相當。

  由于臺州民營企業一般以滾動發展為主,所以其民間金融市場遠不如相鄰的溫州地區。臺州市

商業銀行行長陳小軍告訴記者,目前民間融資一個月內的大概是15%的利息。

  另一方面,臺州經濟在利用外資方面顯得非常不足。2002年,臺州市全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僅1.18億美元。2003年實際也只有890家企業在利用外資,不足1.2%。

  而這與臺州的民營經濟特點密不可分。臺州民營經濟企業大部分都是從小作坊做起來的,滾動發展的路徑一時還難以突破。而且臺州在20年的發展中形成了產業集群效應,對規模的追求是首要的。但是現在在經歷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后,臺州民營經濟未出現明顯的再度創新跡象。

  在臺州僅汽摩及配件行業就有生產企業4500多家,產業集群的效應異常明顯。但是在臺州市邀請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為他們做的一個研究課題中指出,在這個產業集群內大小企業協作網絡確實趨于脫節,大部分配套企業檔次不高,大部分配套企業只有粗加工件外包裝生產。一些處于終端的整車生產企業正準備將更多的零配件收回本公司生產。“產業集群本來是臺州大企業崛起的沃土,但現在集群內協作的優勢在弱化,這實際上意味著臺州經濟競爭優勢的減弱。”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保育鈞指出。

  “低水平增長陷阱,”一位從江蘇遠道而來的工商聯合會會長直言,“臺州目前部分產業已經陷入這樣的困境,數量增長依然是臺州產業增長的主要方式,而效益和競爭能力并不能有效增長。”

  臺州民營經濟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緣于當時各方資金走合作之路,在其他地區還沒有把概念爭論清楚的時候,臺州的民營經濟已經悄無聲息地“摸著石頭過河了”。但現在這種發展速度的優勢漸漸不再領先,增長質量和速度的統一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在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為臺州做的研究文章中指出,“憑借臺州企業自身積累再投入和有限的銀行貸款最多只能參與產業分工,而不能主導這些產業。”

  但臺州大部分企業都是模仿與抄襲的獲利模式,而對于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技術創新現在顯然不是他們目前這個階段能迫切認識到的。同時另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是,新技術的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對于一直滾動發展的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高額的技術創新投資意味著非常高的風險,同時他們在獲取資金支持的渠道極其狹窄,技術創新的失敗就意味著企業會遭受滅頂之災。

  飛躍縫紉機集團的掌門人邱繼寶應該是技術創新的受益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邱強調“只有技術創新才會使企業擁有長久的強大的競爭力,只要有決心創新就不要去太多考慮風險,只要有這顆心就一定能成功”。

  但是邱作為成功者有資格發出這樣的豪言,而對于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一點風險就可能讓它們連在市場中存在的資格也沒了。即使飛躍集團的技術革新也是在耗去2億資金和數年時間取得的,只是他成功了,而他的背后也有著政府資源的支持。

  “我們也享有更具競爭力的技術,但如果政府不能給予大力的支持,僅靠我們單兵作戰,其難度相當大。”一家當地的企業家告訴記者。

  申請非公36條試點

  “我們現在正在向國家發改委爭取能夠成為非公經濟發展36條的試點。”臺州市委書記蔡奇告訴記者,“通過試點能夠使得國家一些部委及時跟蹤了解非公經濟36條在基層的落實情況。臺州目前面臨的問題,也是全國已經面臨和即將面臨的問題。”

  蔡奇所說的問題,在這組數據中可見一斑。在生產要素的優勢漸漸失去之后,企業外遷漸成趨勢。2001—2003年,全市企業外遷已達150家左右,部分外遷的占85%,外遷企業90%左右為中等規模以上,其中30家為臺州“128”工程企業,占到該工程的1/5強。在臨近的溫州樂清針對外遷企業的一個調查顯示,屬于用地制約外遷的占24.7%,屬于人為原因造成的軟環境影響占50.6%。

  臺州要利用非公36條這個契機。今年2月2日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但這個意見的推行并不順利。保育鈞告訴記者,現在有些人對推行該意見并不積極,而且還有人反對。于是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與臺州市一拍即合,有意共同推進,同時提議以臺州為試點。

  臺州民營經濟的發展面臨的很多困難在全國具有普遍性,臺州民營經濟已經積累了良好的產業基礎。進一步發展在體制和政策上面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保育鈞同時也尖銳地指出,“現在臺州民營經濟正在發展的關鍵時候,而政府卻跟不上了。開始出現部門官風不正,以前的服務轉為管人等等。當然更多的是臺州做不了的,就是市場準入問題和財政稅收支持問題。”

  而臺州市政府為了積極爭取試點,也在力圖政府層面上的改變。蔡奇告訴記者,要爭取從行政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型。據了解,臺州政府正在積極申請在浙江省內發行5年期以上的中期債券和10年期以上的長期債券來募集資金進行公共設施項目建設。同時加大在各種創新上的“政府引導+市場跟進”模式。

  專家為臺州開的藥方則是,借助民營經濟創新示范試驗,從過去的“內聚”走向“外擴”,更多借助外部資源推動內部經濟結構的調整。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