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東營模式試水非經營性國資改革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4日 04:44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記者 王磊

  在大多數經營性國有工商企業逐步完成改制的同時,分散于各行政事業單位的巨額國有資產仍在“冬眠”。據專家估測,僅在縣一級,按照每縣約50億元資產計算,我國2400多個縣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存量就超過12萬億元。

  按照專家的說法,這份數額龐大的“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目前的管理狀態依然是所有者“虛位”、管理者“缺位”和占有者“越位”。而在政策層面,廣泛的共識和改制模式無法達成,因此至今沒有一部針對非經營性國有資產改制的指導性規范。

  能否從基層實踐中找到突破口,成為一個待解難題。

  山東省東營市,這個位于黃河入海口邊的著名“油城”,由此進入人們的視野。3年前,東營市東營區成立了“國有資產運營公司”,不但授權這家公司經營該區13家企業中的國有股份,還將該區所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土地、鋪面等國有資產進行清理、評估,然后分期分批劃歸運營公司經營。

  東營區國有資產運營公司董事長崔佃發,這樣總結“東營模式”3年來的實踐效果:打破非經營性資產與經營性資產界限,將行政事業單位占用的25億元非經營性資產變為經營性資產,變分散管理為集中管理,變資產為資本,既防止了資產流失和閑置,又為城市建設提供了融資平臺,達到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單位人”的貧富不均

  “從前的國資局不過是國有資產的‘統計局’。”運營公司董事長崔佃發對記者表示,東營區在改革前的調研表明,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分散,缺乏有效的管理監督機制,不僅難以發揮國有資產整體效益,還造成了大量國有資產流失。

  其中,國資局所進行的國有資產管理僅僅是統計式的管理,實際上是各單位各自為政、各行其是。表現為,各單位隨意購置、處置、報廢國有資產,擅自改變資產性質、支配國有資產,對新增資產不及時入賬,資產處置收入去向不明等違規現象大量存在,不僅浪費了財力、物力,還為腐敗提供了條件。

  各行政單位國有資產配置失衡,分配“苦樂不均”,也是改革的動力之一。有些部門辦公條件簡陋,甚至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有些部門不僅有優越的辦公條件,還有閑置或用于經營出租的房產,甚至還通過職工集資在劃撥土地上建

商品房,出租、出售,收入以福利、獎金等形式分配給職工個人。

  截至2002年6月,東營區政府對全區國有資產進行清理時,發現全區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總價值多達11億元,其中

房地產價值超過6億元。“這樣數額巨大的國有資產,一旦作為資本,通過抵押、置換、出租、開發等方式進行運營,其增值的潛力就太大了。”長期在區財政局工作的運營公司總經理韓新連說。

  據了解,隨著東營區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區政府整體搬遷以及一些工業園區興建等,使得城市建設資金需求成倍增長。僅僅東營區各行政單位的新區建設資金就需要40多億元,而東營區每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4億元左右。相比而言,即使財政收入全部投入新區建設,也不過杯水車薪。“如果把國有資產集中起來,變資產為資本,通過抵押、出租等方式開展運營,既可防止資源閑置、低效,又能緩解城建資金的不足。而在區政府整體搬遷后,通過集中統一運營所有區直行政事業單位的舊辦公場所,就可以克服分散處理的各種弊端,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韓新連說。

  一個通盤考慮的解決方案應運而生。

  東營區“最富”的企業

  總經理韓新連的身份很特殊。如今,他是東營區“最富”企業的管理者,因為他所在的公司運營著整個東營區的所有國有資產,總金額高達25億元。同時,韓新連還在區財政局擔任要職。

  為了確保他這個總經理不搞“一言堂”,東營區按照“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的原則,建立了三級組織架構:第一層是區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和財政、監察、建設、審計、國土資源等部門負責人組成,形成“決策層”;第二層是區國有資產管理局,主要負責國有資產的清產核資、產權界定、調查統計、調劑、劃轉等基礎性工作,擬定國有資產考核體系,并對運營工作實施監督,是“監管層”;第三層才是“運營公司”,具體負責對國有資產進行資本運營和資產經營。

  在這個組織架構中,運營公司的任何一項重大的劃轉、投資項目,都是經過董事會研究討論、并報國資委通過后才能拍板。另一方面,為了保證收益,運營公司還通過派董事、財務總監等措施進駐參股公司,加強對參股公司的管理,充分行使對參股企業重點決策的表決權,從而確保國有權益不受侵害。

  雖然限制條件異常嚴苛,國資運營公司的成立仍然讓韓新連感到如魚得水。在三級體系明確了權責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來充實“東營模式”。

  截至2004年9月,運營公司已經完成了全區26家行政事業單位有效資產的檔案移交和債務清理工作,獲得的土地面積為712畝;運營公司采取公平公開拍賣等方式,運營處理了威海辦事處以及東營區交通局辦公樓等多宗房地產,獲取國有資產收益4245萬元。

  同時,東營區國資運營公司先后投資參股了金融、石化、石油開采、農業龍頭企業等行業。通過整合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把分散于各單位的資產變為運營公司的資本,并形成能夠被金融部門認可、信任的抵押物,“政府融資平臺”也得以快速搭建。據記者了解,目前運營公司已獲得多家金融機構融資協議8.2億元,這有力地支持了東營新區的重點項目建設。“變資源為資產,變資產為資本,變死錢為活錢。”韓新連這樣總結他的“東營模式”。

  有待繼續破解的難題

  “東營模式”迎來了來自湖南省、河北省、東北三省等地40多個縣市前來觀摩,這多少給改革“先鋒們”一些激勵。不過,一些前來考察的專業人士也提出許多疑問。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保民認為,“東營模式”可能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國有資產運營公司是一個“企業化經營的事業單位”,因此它必須兼顧社會公益職能和企業效益職能,而這兩者在實際運作中最容易發生沖突。在資產的管理上,非經營性國有資產與經營性國有資產所追求的目標也不同。如何平衡這種矛盾,是對基層實踐者的考驗。

  財政部科研所所長賈康則表示,東營區國資委在運營過程中,必須把“非經營性國資”的內容搞清楚,把“

公務員的辦事機構”與“競爭性的國有企業”兩者區別開來,“非經營性國資”不能要求保值增值,不能用純粹的市場機制去評價此類資產。

  對于東營區國資運營公司與銀行形成的“政銀合作”模式,社科院財政經濟所研究員張斌提出,必須警惕由于政府信用過度使用而導致“財政風險”。同時,由于東營國資運營公司有政府背景,也有可能在當地造成抑制競爭甚至壟斷的“與民爭利”狀況,所以,運營公司如何參與市場競爭,應該提前制定國有資本預算,由當地人大審議通過。

  對于這些疑問,韓新連很難回答清楚,他的國資運營公司也的確面臨這各種現實的挑戰。“東營模式不是為概念而制造概念,它是自然形成的,以前國資過于分散,管不好,就流失了,現在這種做法是統起來,效果不錯,嘗到了甜頭。”東營區區長張傳勝說:“我們還會繼續探索下去。”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7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