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 賀偉) 一項由中國專家首次采用定量方法對地下金融現象進行的調查課題結果顯示,中國農戶只有不到50%的借貸是來自銀行、信用社等正規金融機構,非正規金融機構途徑獲得的借貸占農戶借貸規模的比重超過了55%。
承擔這一課題的中央財經大學課題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下,對中國20個省份的地下金融狀況進行了實地抽樣調查,并對各地區地下金融規模、農村地下金融規模和中小
企業非正規融資規模進行了基本判斷。29日下午,由課題組調查獲得的案例集結而成的《中國地下金融調查》一書在此間舉行了首發式。
在《中國地下金融調查》一書中,課題負責人、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李建軍用實地調查到的案例故事,分門別類地介紹了中國各地民間金融、地下金融、非正規金融的種種情況,以及中國地下金融的地域特征和差異,以大量案例和調研數據揭示了中國非正規金融活動的規模及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出席儀式的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吳念魯評價說,課題組進行的中國地下金融研究無疑是該領域開創性的工作。
李建軍說,被調查的中國15省份農戶通過非正規金融途徑取得的借貸規模指數為56.78,也就是說,農戶只有不到50%的借貸是來自銀行、信用社等正規金融機構,非正規金融機構途徑獲得的借貸占農戶借貸規模的比重超過了55%。從三大地區的平均情況看,西部最高為62.43,東部居中為56.45,中部最低為55.47。從各省情況看,云南排在第一位,福建排在第二位,海南排在最后一位。指數排序反映的基本情況是,經濟金融不發達地區,農戶從銀行、信用社等正規金融機構借貸的比重是比較低的。
據了解,從被調查的20個省、區、市的地下金融規模指數排序看,排在第一位的是黑龍江省,指數達到53.4,最低的是貴州省,指數只有4.7。指數在30以上的省份除黑龍江外,還有遼寧、福建和陜西,東北地區是中國地下經濟比較盛行的地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