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國資委探境外國資管理 風險管理機制建立是關鍵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7日 21:02 上海國資

  11月22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283號文”,要求中央各集團公司建立境外子企業數據庫,并將數據庫抄送國資委。這也顯示,在經過了中航油等海外國有資產損失事件之后,國資委決心加強對境外國有資產的監管,并將其納入更加規范的軌道。

  事實上,自今年8月份開始,國資委統計評價局就受命對央企境外機構的資產、投資和財務情況進行更完全的統計。

  如何加強風險管理

  如何對數額巨大的境外國有資產進行監管,這一問題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提出了。從政府層面上看,國資委、外管局、商務部等部門對境外國有資產都擁有審批或管轄權,而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汪亮認為,對境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重心還是應該放在控股公司層面上。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則指出:“控股集團要承擔的職責主要是企業內部管理;國資委要承擔的職責是作為最終所有者的代表,對境外資產運營效率和安全提出統一的考核測評標準;外管局的職責是辦好有關外匯管理事宜;商務部的職責是對我國在境外的全部直接投資資產負責辦理審批和外交交涉事宜。”

  對境外資產的監管,一般有兩種渠道,一個是通過子公司董事會進行監管,另一個就是財務監管。梅新育指出:“因為我們境外商業性機構目前絕大多數還只能劃入中小企業行列,采用董事會這種方式成本過分高昂,所以對境內外母子公司財務監管的問題目前是關注的重點。”

  財務監管的關鍵是要建立風險防范機制。由于國有企業是中國較早走出去的群體,一些早期的境外資產在制度設置上有很多疏漏的地方,不利于對風險的監控。汪亮就介紹道,早期的境外國有資產很多是以個人名義注冊的,這種情況造成了相當一些境外國有資產流失。

  上海新華信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市場總監楊曦認為:“風險管理有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其中最關鍵的是事前防范,尤其是在制度設計上應該有利于風險管理的平衡。”比如在中航油事件中,中航油曾經有過這樣的規定:每年將10%盈利獎勵給老總;2003年,陳久霖的薪酬達到了2300萬人民幣。現在看來這種極為不對稱的獎勵制度,起到了鼓勵老總冒險的作用。

  風險管理機制一旦設立,就要嚴格貫徹實行,但在這點上我們國家目前還有所欠缺,汪亮談到:“目前我們有些國有企業在派遣駐外人員時,就跟現在的高考一樣,初始的審查非常嚴格,但是其后卻不見跟蹤。”王其輝也指出,“重審批、輕監管”的境外資產管理模式,不利于公司治理的制衡。

  財務上發生的境外資產管理疏漏,通常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境外國資的管理卻不止于此。汪亮認為:“目前境外國有資產的流失分明虧與暗虧兩種,明虧主要是財務監管疏失,暗虧則是指效率低下,目前暗虧比明虧更大。”

  國資監管視野要超越國界

  對國資委而言,對境外資產的監督管理正在摸索當中,而這方面的人力資源缺乏,也對境外國資監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因為無論是海外開展業務,還是對境外資產進行監督,都需要專門的涉外經濟人才。

  而從宏觀意義上說,我國既不屬“資金飽和型”投資國,也不是技術創新國,對外直接投資尚處發展初期,企業對國外環境不很熟悉,缺乏必要的境外投資經驗積累,因此,為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資源,幫助企業在境外投資中增強抗風險的能力,國資委有必要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制定戰略規劃和提供必要的促進、支持和服務。

  國有資產在境外的布局,關鍵是為了能讓我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因此,國資還應該起到引領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作用,境外國有資產也應該更加注重布局的問題。汪亮表示:“跨國公司在全球的投資布局,意圖非常明確,要么作為利潤中心,要么作為成本中心。對我們來說,明確境外國有資產的主要作用,也有利于國資委有針對性的進行監管。”

  困難雖然很多,但是形勢要求國資委要有國際視野。隨著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和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國國有企業對外投資將逐步擴大,中國國有企業駐外機構和境外企業會越來越多。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和更廣的領域合理配置資源,市場競爭也將更加充分和空前激烈。國資走出了國門,作為老板的國資委,其監管視野和監管手段又如何能僅僅停留在國內。

  境外國資

  目前,我國境外的國有資產包括官方儲備資產和國有企業資產(包括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資產)兩個部分。境外資產的主要特點是

證券資產居多,國有資產居多,儲備資產居多。國資委關注的主要是國有企業在境外的直接投資,包括各類全資、控股和參股的資產。

  根據2004年初的數據,中央企業境外企業和中央企業所屬二級以上境外子企業達693戶,中央企業境外單位資產總額6299億元,凈資產2870億元,所有者權益2264億元。

  國有企業在境外的投資仍然是我國境外資產的主體,但是這些資產的數額雖然龐大,質量卻值得商榷。商務部研究院的王其輝指出,這些投資大多集中在貿易領域 (約占總投資的 60%),而生產性企業的 70% 以合資為主;虧損或持平企業約占 2/3, 盈利企業僅有 1/3 。

  上實:讓海外資產形成拳頭

  上海作為國資重組的先行者,歷來對國資力量的集聚情有獨鐘,在海外亦如此,上實集團作為上海的一個海外平臺,在這其中擔當了一個集成商的角色。

  上實總部設在香港,從這個意義上講,整個上實集團其實都是境外國有資產。在多年的海外探索當中,上實集團雖然取得了九個海外地區平臺全部贏利的好成績,但是仍然痛感資產分散布置造成的效率損失。

  上海實業集團發展研究部的周道洪認為:“境外國有資產最大問題就是非常分散,形不成拳頭力量,更沒有組合投資的效應。”同時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在境外的投資承擔了一部分經濟交往平臺的作用,導致了這些資產更為分散。

  于是,上實在“波羅的海明珠”項目中引進了系統開發的理念,聯合百聯、錦江、綠地和上海工業投資等優勢企業,抱團出海,在圣彼得堡共同開發一個大型多功能綜合社區。

  境外國資捏合成拳的效果非常顯著,土地成本、政府公關成本等各項費用均大大下降,周道洪介紹說:“如果有需要,我們現在可以隨時聯系到圣彼得堡市的市長,而且俄羅斯方面設有專門負責這個項目的機構,負責處理項目進程中的問題。”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657,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