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中國醫改悄然轉舵 主管部門三緘其口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7日 19:43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記者 何磊

  有人說,醫改是今年輿論界討論最熱烈的一個話題。而這個討論,正式發端于本報6月20日的一篇報道:《市場化不是改革方向 我國醫改悄然轉舵?》

  我采訪在廣州召開的全國民營醫院管理年會時發現,醫改方向這樣一個看似抽象的
問題,受到與會民營醫院院長、有關專家學者、地方政府官員的高度關注。“似乎在醫院產權改革中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會上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自己為這次會議制作的幻燈片上,這句話后面被打上了3個問號。一個省級衛生主管部門的主要領導竟然對醫療改革方向有疑惑?

  《醫院報》常務副社長趙淳先生給了我幾期他們近期的報紙。其中某天的頭版頭條赫然寫道,“市場化不是醫改方向”。消息源自上任不久的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劉新明半年多以前的一次講話。我當時得到一個無法求證的說法:在衛生部門內部,有關市場化問題的爭論一直在繼續。原政策法規部門屬“市場主導派”,而醫政部門則為“政府主導派”。顯然,新主政的政策法規司司長劉新明一改前任的市場導向,轉而強調政府主導。

  參加那次會議的衛生部兩位已離任的醫政司老司長張自寬和于宗河給記者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醫療衛生改革走過的路。于是《市場化不是改革方向 我國醫改悄然轉舵?》很快出籠。

  報道發出后,讓我吃驚的倒不是這篇文章的轉載量以及媒體對此的評論,而是連衛生行業的一些報紙也紛紛向我約稿,或直接轉載。

  有關醫改報道的第二次高潮,源自本報特別報道版7月29日的一組報道《國務院研究機構最新報告說:中國醫改不成功》。這篇文章引發了媒體對醫改的關注,但從這篇文章見報后直到現在的所有報道中,沒有一家媒體找到有關醫改的“主角”--報告的發布者葛延風或他所在的單位,以及衛生部門的有關領導。

  事實上,絕大多數關注此事的媒體都在尋找著這兩方面的“主角”。只是,沒有人愿意接受采訪。國內一家知名雜志的記者說,她的采訪函發到衛生部新聞處后,得到的答復是下月安排采訪。一個月后,她得到的答復是還要等幾天。結果至今,這位記者的采訪夙愿仍未實現。

  “目前,我們惟一能告訴媒體的是,衛生部正在會同相關部委制定新的醫改方案,但何時出臺,還沒有時間表。”在《中國醫改不成功》見報后,我曾試圖采訪衛生部。這是該部新聞處一位工作人員所說。

  在媒體不停地發出采訪約請的背景下,8月3日,衛生部官方網站全文公開了衛生部部長高強在7月1日所做的一份我國衛生事業面臨的形勢及改革發展展望的形勢報告———《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選擇衛生部作一年一度的形勢報告,正是中央政府高度關注醫改的一個信號。”衛生行業一位資深人士提醒我。正是這個報告,又一次助推了有關醫改的討論。

  在這一波又一波的醫改討論中,衛生主管部門始終保持沉默。幾天前,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對《新京報》的解釋是,“我覺得不回應是很正常的。我舉個例子,有專家發布研究結果,假如行政部門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那不就成了不讓他們說話嗎?既然是言論自由,那就應該允許別人發出不同的聲音”。并說,醫改不是衛生部一個部門進行的,衛生部也可以介紹這個情況。當然,我們也做了,但不是解釋,也不是論戰。行政部門不可能因為專家意見,就改變一項國家政策。

  讀完這個報道后,我在表示理解之余還是有些不明白:為什么對老百姓如此關心的醫療衛生改革問題,主管部門就不能站出來說一說呢?難道這個問題不值得一說嗎?難道主管部門就不能和老百姓一道來為中國醫改尋找最佳方案嗎?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351,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