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2005年社會發展回顧與2006年社會發展重點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6日 08:58 中國經濟時報

  丁元竹

  中國的社會發展在2005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標志就是它從社會問題的認定走向尋找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

  2005年我們從問題走向問題的背后: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公共需求與基本公共服務供
給不足造成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2005年,我們從中國社會面臨的各種社會問題,諸如就業困難、收入差距拉大、教育問題、衛生問題等等認識進到這些問題的背后,找到了這些問題存在原因,這就是我們發現: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的根本問題之一是人民群眾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是,就業長期處于高壓狀態,社會保障不完善,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拉大,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基礎設施薄弱,教育普及和勞動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公共衛生體系不健全,精神文化生活不夠豐富,城鄉發展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農村社會公共服務事業落后,“兩基”目標尚未實現,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薄弱,文化體育設施十分匱乏。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不同群體享有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的基本需要,不利于平衡不同群體的利益關系,影響社會公平公正的實現。在我國處于經濟社會轉型加快的關鍵時期,這些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矛盾不斷積累,就容易引起部分社會成員心理失衡甚至社會沖突,進而影響社會和諧。

  (一)就業崗位供給不足和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造成就業長期處于高壓狀態

  “十一五”時期,在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反映在就業方面的突出矛盾是勞動者充分就業需求與就業崗位供給不足、勞動素質與經濟結構調整不相適應之間的矛盾,表現為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和就業結構性矛盾同時并存、城鎮就業壓力加大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領域轉移速度加快同時出現、新成長勞動力就業和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相互交織。調查表明:我國城鎮居民每年新增需要就業人員大概為1000萬人左右,每年農村需要轉移剩余勞動力人口為1200萬左右,國有企業改革下崗再就業的人口為500萬人左右。綜合起來,我國每年需要安排就業的人口數量在2500萬人左右。而國家每年最大安排就業數量為1000萬人!笆晃濉睍r期就業壓力將繼續增大。如何通過各種途徑擴大就業崗位供給,通過培訓提高勞動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是“十一五”時期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

  (二)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造成社會公平缺失

  社會公平是公共產品。社會公平可以帶來社會和諧。縮小收入差距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基本手段。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同時,在一定社會差距下的各個社會階層和群體直接和平相處也是可能的。但社會差距過大則是影響和諧社會建設乃至激發社會動蕩的嚴重問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所屬部門的研究認定,目前我國貧富懸殊已經達到了“黃色”警戒水平。如果五年內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的話,貧富懸殊將惡化到“紅色”危險水平。國家統計局2005年6月份公布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我國10%的富裕人口占有全部社會財富的45%,其中1%的人占有全部社會財富的35%,而最貧窮的10%的人口卻只占有的全部社會財富的1.4%。解決社會公平缺失,要求政府盡快從追求經濟增長轉向提供公共服務,通過提供公共服務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三)資源投入不足和分配不均,造成公共衛生體系不健全,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薄弱,人民群眾就醫難,看病難

  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將面臨疾病流行模式快速轉變的挑戰,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增多,已經取代傳染性疾病成為致死的主要因素。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損傷與中毒等五類主要疾病的死亡人數已占我國城鄉居民因病死亡人數的80%以上。HIV感染和AIDS發病呈明顯上升趨勢;

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等傳染病尚未得到明顯控制;在一些地區,血吸蟲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等寄生蟲病和地方病仍嚴重危害著人民健康;新傳染病如SARS、致病性禽流感等還存在很大威脅;婦幼衛生工作任務繁重。面對上述問題,我國現行公共衛生體系尚存在一定差距,集中表現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不夠健全,疫情信息監測報告網絡不十分完善,應急救治能力仍不足,執法監督隊伍薄弱和執法能力不強,難以應對復雜的疾病流行局面和多重的疾病負擔壓力。

  “十五”后期,中央與地方大規模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但人才隊伍建設等問題將成為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能否充分發揮作用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隨著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和農民飲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農村疾病模式由過去以傳染性疾病為主轉變為傳染性疾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及意外傷害并存。農村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等雖有下降,但仍高于城市1-3倍以上,其他許多衛生指標也明顯低于城市,傳染病、寄生蟲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和婦幼衛生等公共衛生任務非常繁重。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農村居民的衛生需求逐步增加。但由于農村衛生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相對較低,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醫藥費用負擔超越了一般農村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影響了農村居民對衛生服務的利用,一些農村居民陷入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惡性循環。

  “十五”后期,開展了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但由于試點剛剛起步,覆蓋率不高,保障水平有限,因此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生活質量提高,城鎮居民衛生服務需求迅速增長,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據2003年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總調查資料顯示,與1998年相比,居民應就診而未就診率明顯增加,應住院而未住院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一是醫療資源總體不足和分布不均衡并存,資源過度集中在城市大醫院,農村和社區衛生發展緩慢、人才短缺,服務能力有限;二是政府投入不足,社會醫療保障體系不健全,覆蓋面有限,居民個人負擔的費用過重,弱勢群體缺乏保障;三是公立醫療機構過分注重外延發展,忽視內涵建設和管理,忽略社會責任,過多追求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導致醫藥費用增長過快。

  “十一五”時期,最大限度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看病難問題是實現社會和諧的關鍵。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中國衛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居第188位,列倒數第四。醫療衛生資源分配不公,一方面表現為城鄉之間差距大,占總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衛生資源配置,占總人口70%的農村人口享有20%的衛生資源配置,87%的農民是完全靠自費醫療的。據衛生部基層衛生組織的有關資料顯示,農村36%的患病農民應就診而未去就診,65%的患病農民應住院而未去住院。在農民陷于貧困的幾種原因中,疾病是很重要的一條。另一個方面,醫療資源的分配在不同社會階層之間也存在巨大差距。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享有醫療衛生保障的人只占15%,但對各類職工撥款標準不一,差異巨大,其余85%的人沒有醫療衛生保障,主要就是處于社會貧困階層的人。

  (四)教育資源投入不足和分配不均,給教育普及和勞動力受教育帶來困難,造成人民群眾上學難

  迄今,我們仍是窮國辦大教育。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教育發展水平差距巨大,農村教育發展依然處于困境,西部地區“兩基”攻堅任務艱巨。義務教育學校之間辦學條件差異過大,薄弱學校改造仍然面臨巨大困難,引發的擇校問題社會高度關注。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相對滯后,是惟一無法完成的“十五”計劃的事業發展目標。進城務工農民人數繼續增加,其子女受教育問題依然嚴峻。教育投入與教育發展的矛盾將會長期存在。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逐年下降,2003年為3.28%,2004年為3.27%,達到占GDP4%的法定目標尚須時間;完全落實各級政府對義務教育特別是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責任存在諸多困難,建立起真正意義的公共財政制度需要一個過程。處理好目前的義務教育“欠債”既困難又復雜。家庭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十分艱巨,較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

  (五)文化設施不健全,造成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匱乏

  目前,我國基本上還沒有形成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或綜合性文化藝術中心,鄉鄉有文化站,城市社區有相應規模的文化服務設施,大部分行政村有文化室,公益文化服務體系覆蓋到全國所有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的局面。我國的圖書館、文化館等在服務內容、方式和手段上也不能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其管理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較弱,社會文化圖書館事業的服務范圍有限,在群眾文化生活中的主導作用不十分突出,經常參加群眾文化活動的人數也不多!笆晃濉睍r期,加大政府對文化設施投入,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文化服務體系對于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成員的誠信友愛的極為關鍵。

  (六)財政投入不足,造成社會安全和公共安全保障缺乏

  1995年至2005年我國民政事業經費年均支出只占國家年均財政支出的 1.59%,比例偏低,年際波動較大,社會福利、特困戶救濟等基本沒有中央財政投入,部分優撫、社會救濟對象生活相對困難。1995年至2005年民政事業經費年均支出只占國家年均基礎設施建設經費投入的0.17%,造成福利院、敬老院、社會精神病院、光榮院、優撫醫院等民政基礎設施建設數量不足,條件簡陋,不能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社會財富進一步向高風險區擴展,我國災害造成的損失也在逐步增加。20世紀90年代的災害損失比80年代高出40%,占GDP的比例達到3%-6%。研究表明,由于我國脆弱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自然致災因子更加活躍,自然災害的出現頻率、影響范圍和造成的損失將進一步加大。同時,伴隨我國城市化的發展,災害系統將變得更加復雜,災害種類更加多樣、災害損失更加嚴重,防災抗災和救災的難度更大。但是,現行的救災工作要求與救助標準與災民救助需求差距將越來越大。另外,由于全國災情監測、分析和評估系統沒有完全建立,全國災情信息系統技術落后,還不能覆蓋全國各縣(市、區),缺乏對全國總體災情進行準確把握。重大災害發生后,災情信息的核查、統計、匯總和上報任務繁重,但基層救災人員缺乏、通訊和交通手段落后等因素經常導致災情不能及時上報,嚴重影響到救災決策的及時、準確、有效。

  實際上,除了就業、收入和社會保障問題,教育、醫療衛生和住房也是當前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反映出在我國全面邁進小康社會的情況下,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發展滯后的矛盾,一方面表現為總量供應不足,公共投入短缺,另一方面表現為分配不平衡,成為威脅和諧社會建設的隱患。

  2006年社會發展展望:我們將更加積極地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一)大力發展社會公共服務事業

  目前,全國尚有431個縣沒有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農村人口的覆蓋面僅10%左右;公共文化事業與社會需求不適應,全國2860個縣(縣級市、區)中還有376個縣無圖書館和文化館,尚有8300多萬農民不能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這些問題又突出表現在區域及城鄉之間差距大。

  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我國豐富人力資源優勢的發揮,不利于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生產力的提高。從當前看,直接制約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長遠看,經濟也難以實現持續較快發展,影響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為指導的社會發展新觀念,把社會發展有機融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全局,提升社會發展的戰略地位,在認識上從單純強調社會發展的消費性質和對經濟的依賴,轉變到更加重視經濟與社會的相互促進作用上來,使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發展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保障條件。

  一是加強社會公共服務服務體系建設。要建設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優化教育結構和教育資源配置,特別是發展義務教育、農村教育和職業教育;要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盡快建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善的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體系,注重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要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體系建設,積極發展文化事業,著力改變農村文化設施短缺、文化生活貧乏的落后面貌;要建設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體系,穩定低生育水平,優化生殖健康服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要加強城鄉福利救濟設施建設。

  二是加快社會政策體系的完善。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努力建設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積極發展各類高等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把農村教育擺在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要堅持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深刻認識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加強先進文化建設,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要加強公共衛生工作,改善環境衛生條件,預防控制傳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倡導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生活方式,著力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

  三是統籌城鄉和區域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發展。要按照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目標要求,著力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合理調整和引導資源配置,努力縮小區域、城鄉之間的差距。要采取措施、增加投入,改善農村基礎教育、公共衛生和基層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條件;要加大對西部和少數民族地區及中部貧困地區的支持,重視人力資源開發及各項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對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促進作用,發揮好東部地區在全國的領先帶頭作用。要努力解決好城鄉社會弱勢群體基本生活等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問題,使各階層群眾都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二)加大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的力度

  與經濟領域改革相比,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滯后,政府職責和市場作用界定不明確,存在著政府管理“越位”、“缺位”和“錯位”問題,政事不分、事企不分,不同程度地偏離公益目標,導致基本公共產品和服務提供不足,公共服務水平低;市場準入門檻高,社會投入難度大,基本依賴政府投資和國有壟斷經營,資源優勢遠未充分發揮;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單位運行機制僵化,效率較低,缺乏發展活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會管理組織結構不完善,與經濟發展和體制變化不相適應。

  加強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既要堅持社會效益至上,又要公平與效率兼顧;既要堅持明確的公益性目標,又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既要規范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微觀治理結構,又要建立完善的宏觀監督機制;既要努力增加政府投入,又要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既要強化政府管理社會的作用,又要推進基層各類社會組織的發展。

  一是實行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分類管理,建立政府投入公益事業的穩定增長機制。政府依照法律法規為實現社會全體成員基本社會權利、滿足其基本社會需求,向全體居民提供基本公共產品和服務的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為,所需投入必須由政府財政保障;業務活動具有一定的公益屬性,但為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完全可以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服務,為經營性社會產業,所需投入主要來自服務經營活動;還有一些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可以通過運營補償運行成本,但收入空間較小,需要政府采取多種措施給以支持的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為混合性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對于不同類別的社會公共服務事業,政府實行不同的管理方式。要建立政府投入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的穩定增長機制。

  社會發展領域的基本矛盾是供給不足,底子薄、欠賬多、投入少是主要原因。各級政府要把社會發展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這是正確政績觀的具體體現。要把建立政府投入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的持續穩定增長機制,作為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的重要內容,保持社會公共服務事業費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穩步增長,保持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占政府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穩步增長,保持對農村和貧困地區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的投入占全部社會公共服務事業投入的比重穩步增長。要盤活現有社會公共服務事業資源存量,多渠道增加社會公共服務事業投入。

  二是促進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管辦分離”,激發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發展活力。要進一步轉變、規范和完善政府對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的行政管理職能,從公益服務的惟一提供者轉變為保證者,從直接擁有和管理轉變為制定規劃規則和監督評估;深入研究非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和辦法,改變“所有者”和“舉辦者”于一身的狀況,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建立政府和高水平社會中介組織共同進行質量監督、評估和認證體系;開放經營性領域服務供給市場,限制國有資本的壟斷經營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探索創新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組織方式和管理方式,建立行業和內部約束機制,完善人事、收入和

社會保險制度。

  三是加強對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發展的宏觀管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進一步推進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領域管理體制改革,搞好相關領域和地區的試點工作,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研究提出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各行業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思路和改革綱要,統一相關配套政策,協調改革進程;要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強化社會公共服務事業發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健全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加強社區建設,推進社團、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組織發揮好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作用;要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要維護好社會各階層的利益,特別是要高度重視和關心比較困難的行業和群眾,保護好弱勢群體的權益。

  (作者為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