蕓蕓眾生百態 泱泱大國千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6日 00:27 中國經濟周刊 | |||||||||
《中國經濟周刊》編輯部 不知從何時起,“年終報道”演變成了媒體,特別是財經類媒體的“集體血拼”:年度最重要經濟新聞、最重大經濟事件、最受關注的企業家、最受尊重的企業、最賺錢的行業……對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中國人來說,與經濟、財富等字眼相關的人和事,確實具有無法抗拒的魔力。但是,當中國的改革開放歷經20多年之后,當人們從對財富、對
2005年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2005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成為全球關注焦點,會議為進入全面攻堅期的中國經濟改革確立了中長期發展戰略。此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確立的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新的施政綱領,將經濟建設的重點從“增長”過渡到“穩定”,從重商主義轉向富民主義,更加關注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公平。而縮小貧富差距、提高農民等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更是成為實現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長期目標的最優先課題。 因此,“以人為本”已經成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新的治國理念,而這一嶄新理念的確立,是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客觀規律的準確體現。迄今為止,人類經歷了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三個不同時代,在前兩個時代中,土地、機器設備、技術、資金、產品等“物”是社會的關注重點,而“人”只是被視為“物”的附屬品;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人”則被提升到了首要位置,“人”成為“物”的主宰和終極目的。 對于財經媒體而言,面對這個“以人為本”的時代,首先是將關注視角從物轉向人,體現對普通人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實現人與人之間真誠暢通的交流和溝通。 因此,2005年即將結束的時候,《中國經濟周刊》將關注目光投向了生活在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普通百姓:農民、農民工、鄉村教師、醫生、都市白領、公務員、政府官員、記者、企業管理者、銀行職員、…….他們不同的工作經歷、獨具魅力的生活感受,不僅折射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時代變遷,更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幅人生畫卷。 蕓蕓眾生百態,泱泱大國千秋,讓我們一起回顧和記錄難忘的2005! |